王叔和。《伤寒论》成书不久,未及广泛流传就已开始散落,晋代王叔和是最早搜集整理该书的医家。《伤寒论》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施治精神进行编次。2022-12-30
晋唐时期研究伤寒论的代表医家是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晋唐时期为搜集、整理阶段。《伤寒论》成书不久,未及广泛流传就已开始散落,晋代王叔和是最早搜集整理该书的医家。他从脉、证、方、治入手,按照张仲景辨证施治精神进行编次。唐代孙思邈在晚年见到《伤寒论》,按照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分类条文 ,每一经病中,又采用“ ...
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著...
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融合,撰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此书被奉为经典,张仲景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络绎不绝,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深远的伤寒学派。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由金元大家刘完素主导,他提出“六气皆从火化”的理...
孙思邈积一生医学经验,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较全面地总结了自上古至唐代的医疗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他的医学思想和学术成就主要反映在九个方面。第一、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论学说,改六经辩证为按方剂主治及临床表现相结合的分类诊断方法,使理论更切合实际。第二、集唐以前医方之大...
孙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议,详见正文“年龄争议”目录),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相传为楚大夫屈原的后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62次阅读
- 倪海厦张仲景的伤寒论谁的更容易理解 20次阅读
- 伤寒论谁讲的更好。更加透 20次阅读
- 魏晋时期王叔和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什么? 20次阅读
- 古人谁可以使用《伤寒论》 17次阅读
- 伤寒派是从哪个学术体系衍生出来的? 2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