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王叔和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什么?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
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扩展资料:
王叔和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功莫大焉。除以上有关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
王氏在养生学上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摄,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养生的进行较系统论述者。
2021-03-23
mcxzy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9:45: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脉经》。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的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写出了这部著名脉学专书。

  • 魏晋时期王叔和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王叔和,古代医家名。晋代医学家。名熙,以字行,高平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王叔和性格沉静,博好经方,...

  • 魏晋时期王叔和整理了伤寒杂病论和脉经。王叔和著有《脉经》,总结汉以前有关脉学之成就,系现存我国最早脉学专书,另对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进行整理,该书因战乱而散佚零乱,几至失传。王叔和在《脉经》这部专著中,首先阐明了脉理,他结合生理、病理及病的征候进行研究,便于临床应用;他...

  • 魏晋时期,医学家王叔和整理并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该书创作于公元3世纪,全书共10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王叔和总结了《内经》、《难经》以及扁鹊、华佗、仲景等医学家的要旨,并结合古代有关脉学的文献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归纳整理了24种脉象,保存了大量古代中...

  • 魏晋时期任太医令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传播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著述了《脉经》。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内容简介:《伤寒杂病论》系统地...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