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中药详细资料大全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黄柏 别称 :川黄柏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芸香目 科 :芸香科 种 :黄皮树 分布区域 :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采收时间 :7月份 用量 :3~12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生理特性,产 地,入药部位,炮制方法,性 味,归 经,功 能,主 治,相关配伍,用法用量,禁 忌,相关论述, 生理特性 本品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1~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产 地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树皮。 炮制方法 1、黄柏 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2、盐黄柏 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D)炒干。 3、黄柏炭 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焦黑色。 性 味 味苦,性寒。 归 经 肾、膀胱经。 功 能 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主 治 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相关配伍 1、《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2、《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3、《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 3~12g。外用适量。 禁 忌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忌用。 相关论述 《临床常用中药手册》: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归肾、膀胱经,长于清下焦湿热。
2022-11-17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25:2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黄柏(huáng bò),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 :黄柏 别称 :川黄柏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芸香目 科 :芸香科 种 :黄...

  •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等症状,同时对于骨蒸劳热、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也有良好疗效。此外,黄柏还有滋阴降火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的情况。黄柏胶囊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药物,对于湿疹引起的皮肤瘙痒有缓解作用,同时对男性常见的...

  •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它常被用于治疗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等症状。此外,黄柏也用于调理白带过多、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等症。三、黄柏的用法与用量 内服时,黄柏通常以煎汤的形式使用,剂量为3-9克;也可以制成丸剂或散剂。外用时...

  • 黄柏,这一传统中药材,源自黄皮树的树皮,采摘于生长年限达十五至二十年的树木。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泻痢、遗精及湿疹等症。其性质寒凉,味苦,归肾经与膀胱经。在具体应用上,黄柏不仅可以内服,还能外用。对于烫伤患者,黄柏能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外用时,可将黄柏...

  • 一、黄柏的基本概述 黄柏,又名黄檗,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黄柏的主要功效包括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在中医临床中,黄柏常用于治疗湿热泄泻、痢疾、黄疸等症状。二、黄柏的具体功效 1. 清热燥湿:黄柏苦寒,能清热燥湿,特别擅长治疗下焦湿热。对于湿热泄泻、脚气水肿等症状...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