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古代称为“炮炙,“炮”和“炙”的原单说是指什么呢?

炮制 páozhì,古代有时也称为炮炙,指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药,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便于制剂和贮藏,使药物纯净。苏轼有诗说,耘樵得甘芳,龁啮谢炮制。
作为制取中药的方法,炮和炙其实是不一样的。
炮(páo),是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陆游《离家示妻子诗》说: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
炙,是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红楼梦》中曾有“炙甘草八分”的描述。
从词的内涵和外延上说,炮制是一个大概念,炮炙是一个小概念。前者包括后者,前者包含了所有中药饮片的处理方法,后者只是前者的一种。

中药炮和炙
2020-03-06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2:39: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炮制 páozhì,古代有时也称为炮炙,指用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法加工中草药,目的是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加强疗效,便于制剂和贮藏,使药物纯净。苏轼有诗说,耘樵得甘芳,龁啮谢炮制。作为制取中药的方法,炮和炙其实是不一样的。炮(páo),是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

  • 1.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技术,古称“炮炙”、“修事”、“修治”。2. 炮制可提高药效、降低药物副作用,便于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关键步骤。3. 几千年来,中药炮制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方法,还形成了一套传统加工工具。4. 炮制技术体现了中药制药的核心,...

  • 中药炮制,古称"炮炙",如《雷公炮炙论》;"修治",如《本草纲目》;"修事",如《修事指南》。

  • 炮炙是炮制的古称 。炮炙又称、修治、修事。泛指药材的加工处理,如切饮片、炙、煅、蒸、淬等。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敩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炮制的目的在于:1.清除杂质,易于保存。可用洗、漂、烘、晒及阴干等法。2.便于制剂和...

  • 中药炮制在古时被称为炮炙,但“炮炙”二字仅概括了火处理技术中的一部分方法,并不能全面反映整个中药加工处理的多样性。为了保留古代炮炙的原意同时更准确地反映中药处理技术的全貌,现今统称为炮制。其中,“炮”字涵盖了各种与火相关的加工处理方法,而“制”字则包含了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技术。起始...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