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髃如何针刺 针刺肩髃有危险性吗?

1 肩髃如何针刺 取穴:坐位上臂下垂。肩峰外侧端之下方,三角肌中分起点之中点;举上臂现凹陷处。
简易取法: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外上向内下与肩关节表面成90°。
进针深度:用直刺法,与皮肤垂直进针,直刺0.5-0.8寸;或向内斜刺法,与穴位下外的皮肤呈50°夹角,向内稍偏下,斜刺1.5-2寸;或向下斜刺法,与穴位上内的皮肤呈50°夹角,向下斜刺1.5-2寸,亦可向前向内下及后内下进行透刺。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会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甚至到手指。

2 肩髃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锁骨上外侧神经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4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三角肌:针刺处为三角肌中部上份。该肌由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4.三角肌下囊:为三角深面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滑液囊,常与肩峰下囊相通。此滑液囊肿胀时,可产生“肩周炎”症状。
5.冈上肌腱:此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端。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3 针刺肩髃的作用主治 肩髃穴正在肩端上,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阳明与跷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疏风活络,散邪解热,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止痛止痒之功,用于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挛急,头不能回顾,风热瘾疹,瘿气,瘰疬诸症。

4 肩髃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悬钟,针刺平补平泻法,疏经通络止痛,治疗风寒湿痹阻之关节疼痛,气血瘀滞之半身不遂。
2.配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针刺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上肢麻木,上肢不遂,疼痛等。
3.配天宗,肩髎,曲池,条口透承山,针刺泻法,舒筋利节,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上举不利,肘臂疼痛等。
4.配曲池,支沟,肘尖,三间,章门,针刺泻法,清热散风,软件散结,治疗风热瘰疬。
5.配阳溪,大椎,曲池,三阴交,针刺泻法,疏散风热,和营止痒,治疗风热瘾疹,风疹等。

2022-12-03
mcxzy 阅读 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06:0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肩髃穴是在肺尖上,如果扎的太深患者就会气胸。肩后部也和肺有关联,在肩部前面还有大血管以及大神经。所以肩部针灸时要谨慎小心,特别是进针时,建议由浅到深,虽然针灸里边讲一步到位,然后再起针。但也要小心,不能突然一下扎针。若真的扎进去就拉不出来了,情况会很糟糕。需要注意的其实是不...

  • 肩髃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具有疏通经络以及化痰的作用,在肩髃穴进行针灸、按摩,可以治疗颈椎病,上肢活动不利,中风之后出现的关节活动不利以及皮肤病,都可以进行治疗。肩髃穴的应用在针刺方面相对比较保险,因为肌肉组织比较厚实,针刺不会累及大的血管和神经,用穴相对比较安全。

  • 1. 芒针治疗肩周炎时,选择穴位包括肩髃透极泉、肩贞透极泉、条口透承山等。操作时,让患者坐直,肩部水平抬起,深刺肩髃穴,若患者无法抬起肩膀,可进行多向透刺,以帮助肩膀抬起。在进行条口透承山针刺时,边行针边让患者活动患肢,动作由慢到快,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引起疼痛。2. 针对肩部肿胀疼...

  • 肩髃穴在肩上,当胳膊向外平举,平到90度角的时候就会发现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前方的凹陷就是肩峰,就是肩髃,在尖峰的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凹陷,就是肩髃穴。肩髃穴是治疗肩部疾病非常重要的腧穴,可以治疗肩臂的疼痛,中风之后上肢的活动不利以及肩周炎、颈肩痛,这类的上肢的病症。肩髃...

  • 肩髃穴取穴方法是将手臂前伸或外展,肩峰前下方凹陷处。注意避开腋动脉。另外……我不知道这个能治脚跟痛,因为一个是手阳明的一个是手少阴的……治肩周炎倒是有疗效。我今天刚试了,但没有给病人下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