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分那些类型?如何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位:眩晕病位在脑,但以肝、脾、肾三脏失常最为常见。肝阴不足,或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有头胀痛,面潮红等兼证。脾失健运,痰湿中阻,可有眩晕头重,食欲缺乏,呕恶,耳鸣等症;气虚血少,则有面色无华,纳差,肢体乏力等症。肾精不足,多兼有腰酸腿软,耳鸣如蝉等症状。
(2)辨病性:眩晕以本虚标实为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为病之本,风、火、痰、瘀为病之标。
2.分证论治治疗大法为补虚泻实,调整阴阳气血。本病的发生以阴虚阳亢者居多,应注意滋阴潜阳。
(1)风邪上扰
主证:眩晕,可伴有头痛,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或伴咽喉红肿疼痛,口干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或兼见咽干口燥,干咳少痰,脉浮细;或肢体困倦,头重如裹,胸脘闷满,苔薄腻,脉濡。
治法:风寒表证治宜疏风散寒,辛温解表;风热表证治宜疏风清热,辛凉解表;风燥表证治宜轻宣解表,凉润清热;风湿表证治宜疏风散湿。
方药:风寒表证用川芎茶调散加减。药用荆芥10g,防风10g,薄荷10g,羌活10g,北细辛3g,白芷10g,川芎10g,生甘草6g。
风热表证者用银翘散加减。药用金银花15g,连翘15g,豆豉10g,牛蒡子10g,荆芥10g,薄荷10g,竹叶10g,钩藤10g,白蒺藜10g,生甘草6g。
风燥表证用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10g,豆豉10g,杏仁10g,贝母10g,栀子10g,麦冬12g,沙参15g,玄参10g。
风湿表证用羌活胜湿汤加减。药用羌活10g,独活10g,川芎10g,藁本10g,防风10g,蔓荆子10g,车前子10g,甘草6g。
(2)肝阳上亢
主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用天麻10g,钩藤12g,生决明20g,桑寄生10g,牛膝12g,益母草10g,杜仲10g,栀子10g,黄芩10g,茯神15g,夜交藤10g。
(3)痰浊中阻
主证: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用半夏10g,白术10g,天麻10g,茯苓15g,陈皮6g,甘草6g,生姜6g,大枣10g。
(4)瘀血阻窍
主证:眩晕时作,反复不愈,头痛,唇甲紫黯,舌边及舌背有瘀点、瘀斑或瘀丝,伴有善忘,夜寐不安,心悸,精神不振,肌肤甲错,脉弦涩或细涩。
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6g,赤芍10g,川牛膝10g,柴胡10g,桔梗6g,枳壳10g,生地黄15g,甘草6g。
(5)气血亏虚
主证: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苍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乏力,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加减。药用人参,黄芪15g,白术10g,当归10g,茯神15g,远志6g,炒酸枣仁10g,木香6g,龙眼肉10g,生姜6g,大枣10g。
(6)肾精不足
主证:头晕而空,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耳鸣,腰酸遗精,齿摇发脱。偏于阴虚者,颧红咽干,烦躁形瘦;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发冷;舌淡,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养精,充养脑髓。
方药:偏于阴虚者,左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10g,山药15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川牛膝10g,鹿角胶10g,龟甲胶10g,知母6g,黄柏6g。
偏于阳虚者,右归丸加减。药用熟地黄10g,山药15g,山茱萸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0g,鹿角胶6g,附子10g,肉桂6g,杜仲10g,巴戟天10g,肉苁蓉10g。
3.针灸疗法眩晕肝阳上亢证取百会、风池、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行间等穴,痰浊中阻证,取脾俞、中脘、章门、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用毫针,行泻法;气血亏虚证取膈俞、脾俞、中脘、气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肾精不足证取命门、肾俞、志室、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用毫针,行补法,并配合灸法。
【预防】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节制房事,养精护肾;饮食定时定量,避免饥饿劳作,忌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辛辣之品,病后或产后宜加强调理,防止气血亏虚。
2019-04-13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3:3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眩晕治疗的原则是补虚泻实,临床辨证常分为五大证型:(1)肝阳上亢型(2)气血亏虚型(3)肾精不足证(4)痰湿中阻证(5)瘀血阻窍证。肝阳上亢型多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急躁易怒等,多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临床常用方为天麻钩藤饮,常用药物为天麻、石决明、钩藤、杜仲、菊花、栀子等...

  •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在临床上多是指人发生视物旋转、站立不稳、头昏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眩晕的中医分型主要包括肝火上炎型、肝阳上亢型、痰浊阻窍型、瘀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或肝肾阳虚型六种证型,中医临床治疗眩晕需要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对于不同证型的眩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切...

  • 胸闷、不思饮食、呕吐痰、头重昏蒙是此类眩晕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可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在治疗的时候,以化湿祛痰为主,可以选择半夏、橘红、天麻、竹茹,白术、泽泻,茯苓,牡蛎。上述原料以水煎2次,然后搅拌药液。三、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症、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因为饮食不节,思虚劳倦,就会损伤脾胃,造...

  • 4、通过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具体眩晕症辨证分治分型,一般分为这么几种类型,第一个肝阳上亢型,第二个痰浊蒙窍型,第三个气血双亏型,第四个肾精不足型。当然还有其它的分法,目前这样分。不同的证型,可能应用的药物都是不相同的。眩晕大家都知道,就是眩晕、恶心、呕吐,这个时候吃中药可能不...

  • 眩晕发作时常见症状包括旋转感、摇晃感、耳鸣、听力下降、头部胀满感和眼震。眩晕发作后,患者常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表现。治疗眩晕可采取一般治疗、心理治疗、饮食疗法、药物治疗、耳道压力治疗、手法复位、迷路化学切除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眩晕可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病因采用不同的中成药。饮食调养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