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可能会引发什么情况?

气滞血瘀就是中医上的一种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血液和气机运行障碍,并且这两种障碍是并存的。有气滞血瘀体质的人经常会疲惫无力,整个人看上去没有精神头。平时会有多汗的症状表现。如果是女性的话,还会出现经血血块、痛经的症状。这类患者还烦躁易怒,脉搏细弱。
气滞血瘀就是气的运行受到了一定的阻滞,气不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因此又导致了血液的运行障碍,气滞是导致血瘀的一个原因,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容易心烦、易怒,生气的时候感到胸部胀闷不舒、头晕或者经前小腹的坠胀。
它是中医上很常见的一个专业词汇,但是大多数人都对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而很多人又都是气滞血瘀体质。其实气滞血瘀体质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不过也是需要调理的,否则的话会影响人的免疫功能,导致代谢异常。
来月经的时候经量少、排出不畅,排出血块之后痛减或者出现乳房胀痛,舌质暗,在舌上有瘀点,甚至可见的瘀斑,脉弦,这就是气滞血瘀的症状。导致气滞血瘀的病因有很多,比如饮食的不洁,饮食的不能够适时的调解也导致气滞血瘀,肝肾的亏虚以及七情所伤、忧思恼怒这些因素,都是可以导致气滞血瘀症状的原因。
拓展资料:
气滞血瘀的具体症状
  
1.疲乏无力:气滞血瘀的人常常会觉得身体没有力气,并且做事也没有太多精神,整个人看上去很疲惫。这种体态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在气滞血瘀得到调理以后,疲惫的体态就会消失。这类患者也常常会有明显的黑眼圈和眼袋。
  
2.多汗:气滞血瘀会导致身体循环障碍,有时候会引起多汗的症状。即使在天气并不热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精神紧张,那么气滞血瘀的人也会开始发汗,严重的甚至会湿透衣服。
  
3.女性经血有血块:女性气滞血瘀患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血有血块,同时伴随着经期疼痛,血块排出的时候,下腹部有明显感觉。
  
4.烦躁易怒:这类患者还很容易出现烦躁易怒的症状表现。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事后又因为这些小事而烦躁。情绪比较不稳定,经常大喜大悲的情况。
  5.脉搏细弱:气滞血瘀会影响身体血液循环系统,所以这类患者的脉搏摸起来也非常虚弱,很难通过脉搏判断身体有哪些疾病。2022-04-16
mcxzy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36: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气滞血瘀是中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常常引发心脏或肝胆系统的疾病。这种状态通常由气机郁滞导致血液运行受阻引起,患者常表现出肝脏经脉区域的疼痛和肿块,同时伴有心慌、胸闷、胁肋部疼痛等症状。气滞血瘀的症状多样,需要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来改善。为了改善气滞血瘀的情况,建议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

  • 气滞血瘀证是一种因气机郁滞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常见原因包括情绪不畅或外界邪气侵袭,使得肝气长期郁结。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胸胁部位的胀痛,这种疼痛经常移动,患者可能会感到急躁易怒,同时在肋骨下方可能触摸到硬块,按压时感到疼痛。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停止或痛经,经血颜色深暗且含有血块。

  • 气滞血瘀如果闭阻在心脉上,完全可以引起胸痛。气滞血瘀这个词是中医里边症候的名称,表述的就是由于气滞造成血液运行的不畅,导致瘀血阻滞于脉内的现象。气滞血瘀可以发生在很多的地方,比如气滞血瘀发生在胞宫之内,可以出现闭经,也可以出现痛经的现象。如果发生在产妇的胞宫,可以出现产后胞宫的阻滞,出现产...

  • 气滞血瘀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轻者表现为面色晦暗、胸胁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疾病。长期忽视调理,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更严重疾病。三、调理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个体情况,可选用中药进行调理,如逍遥丸、血府逐瘀丸等,以疏通气机,活血化瘀。2. ...

  • 中医上讲气血不通畅可能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 1、冠心病:冠心病属于痹症的范畴,其发病机理在于气血瘀滞,闭阻胸阳、血气运行不通畅,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肝硬化:肝硬化属中医学“积聚”、“臌胀”病范畴,多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所致。 3、脑梗塞:...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