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这部书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同时记载的还有《黄帝外经》,以及《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但只有《黄帝内经》流传后世,其他则仅存书目,内容不可得知。《黄帝内经》是由《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组成的,各有医学论述性文章81篇,内容涉及人体的生理、解剖、病理、诊断、治疗原则、疾病预防思想以及广泛引进的阴阳五行学说等等。对《内经·素问》在学术界似无意见分岐,但对《内经·灵枢》则存在着若干不同见解,因为人们对《灵枢》、《针经》和《九卷》持有异议,有的认为同为一书而存异名,有的则认为并非一书。由于年代久远,存在不同看法并不奇怪,在此更无仔细辨别之必要。有关《黄帝内经》之成书年代问题,各种不同观点的争鸣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自然,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黄帝时代的观点,早已为学术界所否定。不过所以用黄帝冠书名,是后世出于对黄帝论医学的崇敬心理和借以提高该论著权威性的举动。那么究竟产生于何时呢?有认为成于春秋或春秋战国者,有认为成书于战国或先秦者,有认为成书于秦汉或汉以前者,有认为成书于东汉,或更因为唐时有补佚而谓成书于唐代者,意见纷纭,似各有所据。不过从全面系统看,多数学者认为以成书战国时最可信。大家比较一致认为《内经》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由许多年代许多医学家的经验、心得和理论概括之总成。而《内经》论述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期诸多医学家共同完成的。
2020-01-01
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