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其中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 左右共134穴。
穴位名及定位如下:
睛明 在面部,目内眦角上方凹陷处。
攒竹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眉冲 在头部,当攒竹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与曲差连线之间。
曲差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5寸,即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1/3与中1/3交点上。
五处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旁开1.5寸。
承光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5寸。
通天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
络却 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旁开1.5寸。
玉枕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粗隆上缘的凹陷处。
天柱 在项部,大筋(斜方肌)之外缘后发际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大杼 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 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厥阴俞 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心俞 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督俞 在背部,当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膈俞 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胆俞 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焦俞 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气海俞 在腰部,当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 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关元俞 在腰部,当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小肠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开1.5寸,平第一骶后孔。
膀胱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二骶后孔。
中膂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三骶后孔。
白环俞 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四骶后孔。
上髎 在骶部,当髂后上嵴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
次髎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第二骶后孔处。
中髎 当次髎内下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
下髎 在骶部,当中髎内下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会阳 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
承扶 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殷门 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
浮郄 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委阳 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委中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
附分 在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魄户 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膏肓 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神堂 在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意嘻 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膈关 在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魂门 在背部,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阳纲 在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意舍 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胃仓 在背部,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肓门 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志室 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胞肓 在臀部,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秩边 在臀部,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合阳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
承筋 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承山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飞扬 在小腿后面,当外踝后,昆仑穴直上7寸。
跗阳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昆仑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仆参 在足外侧部,外踝后下方,昆仑直下,跟骨外侧,赤白肉际处。
申脉 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处。
金门 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京骨 在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束骨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通谷 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五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至阴 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2011-07-15

2021-03-19
mcxzy 阅读 10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10:14: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经络,穴位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在头部穴位总共10个,比如攒竹、晴明以及承光等等;2、在背部有39个穴位,常见的有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等,第三、一些脏腑在后背脊柱两侧出现特定的腧穴非常多见,在临床应用范围也非常广,很多大夫喜欢在脊柱两旁的进行刺穴...

  •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分布,从目内眦角开始,至小趾侧结束。具体穴位如下: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攒竹穴在眉毛内侧,眉冲穴则在攒竹穴直上旁开神庭穴,曲差穴入发际五分,神庭旁开一寸五分至五处穴,再旁开一寸半至细算穴,细算穴与上星穴平齐。承光穴与通天穴之间相去一寸半,玉枕穴夹脑一寸三,...

  • 人体经络系统中的足太阳膀胱经,以其独特的穴位分布和功能而闻名。这条经脉共有六十七个穴位,从睛明穴开始,位于眼部的内侧红肉处。睛明穴后,依次是攒竹、眉冲和曲差,接着是五处穴,上行至承光穴,再往上通天络与玉枕穴相连,天柱穴位于后颈大筋外侧。大杼穴则位于背部第二行,紧接风门、肺俞、厥阴...

  • 足太阳膀胱经,共有六十七穴,起点是睛明,位于目内红肉区域。第一组穴位包括攒竹、眉冲和曲差,它们依次排列,接着是五处和上承光,这两组穴位向上延伸。通天络向下连接玉枕,天柱则位于发际的大筋之上。大杼和风门位于肺经,心俞、督俞和膈俞是心、督、膈三经的交汇点。接下来的穴位按照肝胆脾胃的顺序...

  • 穴位疗法中,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其主要功能为清热明目、祛风通络。它位于面部,眉毛内侧边缘的凹陷处,即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按压此穴时,会感到明显的酸痛感。攒竹穴在中医中,对治疗多种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它能用于治疗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泣出、...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