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的历史价值

由于《针灸甲乙经》的内容大体取材于《黄帝内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很多研究者就从文献学的角度去论说该书的价值。如有的介绍就说:“《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医家在阅读时,一般不必再对三部原著的有关部分加以研读,而只需研读《甲乙经》,即可有精要的理解,大大地便利针灸学的学习过程,同时,它又具有重要的文献学的价值,如《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原书早佚,借助《甲乙经》得以保存大部分精华内容。”的确,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不少古代研究成果之保存。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来校勘医学古籍。例如《黄帝内经》由于历代传抄而出现错误、断简蠹残所致的阙漏,后人主要靠《针灸甲乙经》来对此进行校勘。然而与文献价值相比,更显重要的是它的医学价值———把以经脉学说为主体的针灸学理论与腧穴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大大推进了针灸治疗理论和技术的提高。而且综合各家,在许多方面都有突进。《素问》和《灵枢》中腧穴的发展尚处于十分有限的境地。两书实际所举穴位不过160个左右,而且不少只有部位还无命名。而《甲乙经》使中国针灸穴位总数达到654 穴。这些进步也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医学取得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以及饥荒、疾疫危害着人民的生命,使医学发展十分显著,尤其是中医外科医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生,对针灸治疗有很大贡献。其医术精良, 常常针到病除。由于魏晋南北朝整个中医学和外科医术水平的提高,人体解剖的事例也随之产生。人体解剖对进一步准确弄清人体的生理构造,经脉穴道提供了可能。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就有三例人体解剖的记载。当时不仅名医倍出,而且著书立说之风也很盛行。医学著作略有百余种。不仅整理前说,而且多有创新。皇甫谧十分注意吸收这些同辈人的成果。如对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皇甫谧在《甲乙经》序言里评述:“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王叔和还著有《脉经》一书,对诊断技术有深刻研究。皇甫谧由于自身多病,对实践更为重视。为了探求寒食散的医疗作用,还亲自服食。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面对寒食散有一定研究介绍。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想拿刀 。但他还是坚持“凡此诸救,皆吾所亲,更也试之,不借问他人也”。对前人和时人研究成果的积极吸收和重视实践的态度使此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一问世,就在中外针灸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它一直是学习中医尤其是学习针灸学的必修课本,唐代太医署定为学生的必修科目。而且在唐代、宋代官方的医学教育中,也明确规定其为医学校学习必修课,并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进行授课和据以指导临床实习。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大都是在该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成。被尊为药圣的孙思邈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读《素问》、《甲乙》等诸部经方。”武侠小说中一再提到的宋代针灸铜人都是以此为主要依据。本书传到国外后,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大宝律令》明确规定《甲乙经》为学习中医的必修课本。国外已有英文译本、法文译本。当然《甲乙经》也有很多不足,如重技术轻理论。这也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有学者认为是佛教逻辑的传入,使中国医学向技术和方剂方面靠拢。但我认为解释为战乱时期对实用医学的需求增大更为合理一些。而且重实用也是中国科技的一个特点。《甲乙经》至今还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使今人获益匪浅。张氏从中发掘出治疗癫痫病的方法。王春辉用其法治疗痹证,疗效显著。《针灸甲乙经》成书后,为历代医学家、针灸学家所重视,传抄者颇多,自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后始成今之传本。在国内现仅存若干明刊本,日本珍藏有我国宋刊本。现国内所收藏者有明刊本之后历代刊刻出版者计约20种。该书有多种版本,所载卷数不一,有作10卷、13卷的,多数作12卷。现存的最早版本是明代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2016-05-14
mcxzy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2:15: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针灸甲乙经》在中国独具特色的针灸疗法的发展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作用。众所周知,在此期间,中医学典籍《素问》、《灵枢》等虽有关于针灸学理论与技术的阐述,也有若干专门论述针灸经络的小册子,然而或已散落残佚,或只散见而不成系统,《针灸甲乙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针灸学专著,由十卷和一百二十八篇组成,内容涵盖了丰富的针灸理论与实践知识。这部著作首先校正了当时六百五十四个穴位(包括单穴四十八个),详细记录了各个穴位的适用范围和禁忌,以及针灸操作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因其...

  • 《针灸甲乙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由魏晋时期的医学家皇甫谧所著。书中详细记载了人体穴位的分布、针刺深度、灸疗方法等内容,是学习和研究针灸疗法的重要参考书籍。此外,该书还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针灸大成》是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著的一部针灸学集大成之作。

  • 《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古代针灸学的经典之作,它融合了《素问》、《灵枢》以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以天干编次,内容主要阐述医学理论和针灸技术。皇甫谧因病而研究,删繁就简,提炼精要,最终编撰成书,被誉为"晋朝高秀,洞明医术"。该书在中国针灸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在《素问...

  • 《针灸甲乙经》不仅包含了《内经》的相关内容,还反映了作者基于实践的独立思考,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创作这部著作时,皇甫谧本人并非医生,而是一位历史学者。中年时的一场大病激发了他对医学的兴趣,从而投身于针灸研究。他的个人经历不仅让他康复,也促成了这部医学巨著的诞生,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