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

一、概述

人体 健康 的根本

二、循行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行舟骨粗隆下,经内踝的后方,向下进入足跟中,沿小腿内侧上行,经腘窝内侧,沿大腿内侧后缘上行,贯脊柱,属于肾,络于膀胱。其直行支脉,从肾脏向上经过肝、膈,进入肺脏,沿着喉咙,夹舌根旁;另一支脉,从肺分出,联络心,流注于胸中。

【附】《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 腨 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三、疾病

肾经不正常,人就会出现下列疾病:

经络症:

肾阴不足,则以怕热为主,症见容易口干舌燥、慢性咽喉炎、气短喘促、心烦心痛、失眠多梦、五心(两手心、两足心、心口)发热等;

肾阳不足,则以怕冷为主,症见容易手足冰冷、面黑如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

如果两种症状都存在,甚至有些人冬天怕冷,热天怕热,有些人上热(咽喉痛)下寒(手脚冷),则说明肾阴阳两虚且正走向衰老。

为什么有些人未老先衰,有些人青春常驻?关键还是肾的问题。

脏腑症:主要表现在主水失司而致水肿、小便不利、遗精、阳痿、心悸、易惊、易恐、耳鸣、眼花。肾气不足则骨髓失养、骨质疏松、齿松发枯、面色无华。

亢进热证时症状:尿黄、尿少、口热、舌干、倦怠、足下热、大腿内侧疼痛、 增强、月经异常。

衰弱寒证时症状:尿频、尿清、肿胀、腿冷、足下冷、下肢麻木痿弱、容易受凉、犹豫不决、 减退、肠功能减弱。

四、保养

肾经位于人体上身内侧,以及腿部内侧和脚底的涌泉穴,左右共54穴。

休息时用手掌或按摩槌等工具对肾经循行路线上的穴位进行拍打刺激,对于重点穴位(如涌泉穴、太溪穴)可进行按摩或艾灸。每次拍打肾经5~10分钟即可。

酉时(17:00~19:00)是肾经当令,肾经是人体协调阴阳能量的经脉,也是维持体内水液平衡的主要经络,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五、禁忌

酉时不适宜进行过量的运动,也不适宜喝太多的水。2022-06-15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11: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少阴肾经,作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源自足小趾下方,斜行至足心(涌泉穴),继而沿内踝后缘延伸至足跟。它沿着小腿内侧后缘上行,至腘内侧,再沿大腿内侧后缘进入脊内(长强穴),穿越脊柱,与肾脏相连,并络于膀胱。此经脉在腹腔内上行,经过肝脏和膈肌,进入肺部,再沿喉咙至舌根两侧。其中一条分支...

  • 足少阴肾经共有27个穴位,这些穴位能够治疗多种症状,包括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便秘、泄泻、腰痛、足心热、腰膝无力、脊股内后侧痛等。涌泉穴位于足心前1/3的凹陷处,主治头痛、眩晕、眼花、小儿惊风、癫疾、昏厥、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足心热等,针刺深度0.5~1...

  • 足少阴肾经,作为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其循行部位始于足小趾下方,斜行至足心,随后在舟状骨粗隆之下分出,沿内踝后缘进入足跟,再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随后,它沿着大腿内侧后缘进入脊内,穿过脊柱,归属于肾,并联络膀胱。本经脉在腹腔内直行,从肾上行,穿越肝和膈肌,最终进入肺,沿喉咙至舌...

  • 足少阴肾经,也就是经常说的肾经,也是包含了很多穴位,对维护人体的健康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常治疗针灸,按摩足少阴肾经,对治疗泌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也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相表里,两个静脉一起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的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

  • 一般情况下足少阴肾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的缓解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头痛以及月经不调,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感觉出现不适的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肾脏是身体重要的器官,在身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藏精的作用,通过艾灸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