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小儿灸足三里有讲究,切不可盲目灸

对于常艾灸的人来说,足三里可谓是最熟悉的穴位了。

足三里

它是调脾胃的大穴,是扶正的强壮穴,也是延年益寿的长寿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其性属土经土穴。而胃为水谷之海,能包容五谷,荣养四旁。胃和脾相表里,均为仓廪之官。主要职责是受纳、运化水谷,输布精气、津液于全身。足三里为胃经之主要穴位,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常灸足三里,能调节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对全身各系统都有强壮作用。于是乎,很多人,不分年龄大小,都灸起了足三里。殊不知,艾灸足三里是有讲究的,切不可盲目灸!

小儿忌灸三里,不然反生病!

《类经图翼》说:“小儿忌灸三里,三十外方可灸,不尔反生疾,”

《谢锡亮灸法》:日本泽田健说“小儿灸三里,会妨碍成长。”

《医宗金览》:小儿忌灸(三里穴)恐眼目不明。

因为足三里理中府之气,有引气下行的作用,艾灸此穴会引气下行。但小孩子成长发育期是处在人生的春天,其气主生发,不宜压抑,影响生长发育,故有此说。但是,中医讲究辨证论治。

《类经图翼》告诉我们,正常情况下,小孩不宜灸足三里。现在的小孩很多由于常吃各种寒凉之物,出现体内寒湿气重,导致脾胃虚弱,这种情况下适当灸灸足三里也未尝不可,但要首选脾腧、胃腧、中脘穴位代替足三里。

结论:

正常情况下,小孩最好不灸足三里,不该把足三里作为日常保健穴位。如果是小儿“食积伤胃诸证”,“用足三里向下消导之效”,适当艾灸是可以的,但不宜多灸。 如果小儿先天脾胃虚弱,那就应该首选艾灸脾俞、胃俞、中脘穴之类。

小儿艾灸原则

1、小儿艾灸穴位在于精

小儿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重在补阳。因此小儿艾灸穴位不在多而在精,不要像大人一样把全身灸一遍,一是没必要,二是有可能扰乱原本气血状况,选取主要穴位点艾灸即可。

2、小儿艾灸时间

手持艾条悬灸的话每个穴位3至5分钟即可,年龄越小,时间越不宜长。

温馨提醒:小儿年纪小,温度不好控制,建议爸妈或操作者手持艾条悬灸时,将食指、中指分开在穴位两侧,用手指来感知温度,这样才不会烫伤孩子。

小儿艾灸常用穴位

小儿的肺为娇脏,容易出现肺炎、咳嗽、感冒等症;脾胃功能也比较弱,常出现呕吐、腹泻等问题。所以小儿艾灸保健可以侧重肺和脾胃的调理,常用穴位有:大椎、肺腧、身柱、脾腧、胃腧、中脘、神阙。小孩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调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2022-06-22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3:09: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正常情况下,小孩最好不灸足三里,不该把足三里作为日常保健穴位。如果是小儿“食积伤胃诸证”,“用足三里向下消导之效”,适当艾灸是可以的,但不宜多灸。 如果小儿先天脾胃虚弱,那就应该首选艾灸脾俞、胃俞、中脘穴之类。小儿艾灸原则 1、小儿艾灸穴位在于精 小儿多为纯阳之体,阳气充足,艾灸重在补...

  • 足三里穴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具 置在犊鼻穴下三寸的位置。该穴位是中医针灸和按摩中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按摩或针灸足三里穴位具有多种功效。详细解释如下:一、定位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我们可以坐好或者站好,然后将手掌放在膝盖下面,会有个凸起的地方即外膝眼下四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足三里...

  • 如何找到足三里这个位置1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找足三里的方法,比如正坐在椅子上,脚掌放平,呈90°,用自己的虎口围住膝盖,也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部位。然后食指放于膝下小腿正前方,四指并拢,中指指着的位置如果在按压后有酸软感,进而可以表明此部位是足三里。

  • 中医理疗:推拿按摩:适当的推拿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足三里穴位的疼痛,促进气血流通。艾灸针灸:通过艾灸或针灸足三里穴位,可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减轻疼痛。饮食调整:清淡易消化:饮食上应尽量选择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避免刺激: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

  • “艾灸足三里,等于吃一只老母鸡”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艾灸是属于针灸疗法中的一种,是用艾叶制成的材料点燃,用热刺激穴位,以达到舒筋活血的方法。足三里是保健穴位中的重要穴位,位于膝盖的下方,经常按摩可以预防很多疾病,除了按摩还可以艾灸、刮痧、拔罐等方法进行保养,从而达到身体健康、长寿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