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

  常用穴及其操作方法
  (1)常用穴位:   有研究者分析了近年来国内55篇相关文献,总结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主穴依次是足三里、曲池、肺俞和血海,配穴频率最高的两个是血海和大椎。从主穴使用频率较高的4 个穴位来看,主治病症集中于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和鼻炎。详见下表:   穴位 频次 主治病症(文献数)
  主穴 配穴 总次数
  足三里 40 - 40 痤疮(13)荨麻疹(10)银屑病(3)变应性鼻炎(2)过敏性鼻炎(2)慢性丙肝(2)白癜风(1)肠易激综合征(1)慢性乙肝(1)肛门瘙痒(1)皮肤瘙痒(1)老慢支(1)支气管哮喘(1)湿疹(1)
  曲池 25 1 26 荨麻疹(8)痤疮(4)银屑病(3)慢性丙肝(2)白癜风(1)变应性鼻炎(1)过敏性鼻炎(1)黄褐斑(1)肩关节周围炎(1)皮肤瘙痒(1)老慢支(1)支气管哮喘(1)湿疹(1)
  肺俞 16 1 17 慢性荨麻疹(4)痤疮(3)支气管哮喘(2)银屑病(2)变应性鼻炎(2)白癜风(1)过敏性鼻炎(1)黄褐斑(1)皮肤瘙痒(1)荨麻疹(1)
  血海 15 2 17 荨麻疹(7)痤疮(3)银屑病(3)白癜风(1)黄褐斑(1)皮肤瘙痒(1)湿疹(1)
  (2)操作方法:   患者取正坐位,每次取2~4穴,皮肤常规消毒,取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左右,在穴位上斜刺约10~15mm,缓慢提插至有针感,抽吸针筒无回血后,注入药液(每穴注入药液0.2~0.4ml),隔日一次,3次一疗程。   (3)注意事项:   ①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则,防止感染。   ②使用穴位注射时,应该向患者说明本疗法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如注射局部出现酸胀感、4~8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适,或不适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一般不超过1天。   ③要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并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④风池穴近延髓,故应严格掌握针刺角度和深度,针刺深穴应控制在颈围的1/10内,向鼻尖方向刺0.5~0.8寸,以免伤及延髓。脊髓两侧腧穴注射时,针尖斜向脊髓为宜,避免直刺引起气胸。   ⑤药物不宜注入脊髓腔。误入脊髓腔,有损伤脊髓的可能,严重者可导致瘫痪。   ⑥年老体弱及初次接受治疗者,最好取卧位,注射部位不宜过多,以免晕针。[1]2012-05-22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4-09-20 06:36: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