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艾灸哪些穴位

1、三阴交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2、关元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3、中极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膀胱的募穴。4、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5、子宫穴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着,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6、太冲穴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7、八髎穴八髎穴对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尤其针对女性生殖系统,按摩八髎有运行气血,活血化瘀的效果,痛经时使用按揉及按压的手法,效果都不错。8、合谷穴很多穴位都有止痛效果,合谷穴就是其中一个,它具有镇静止痛,通筋活络的效果,使用按揉的手法。

2017-09-08
经期避免接触冷水和洗冷水脚避免吃辛辣食物.可以试试红糖水红糖性温.有温里的作用,可以疏通筋脉帮助月经排除缓解痛经。
用艾灸法,如果可以坚持下来的话效果也是不错的。部位可选 择:关元,气海,神阙,足三里。痛部敷时可选,肾俞,气海 俞,关元俞,膀胱俞等。2018-07-26
肚脐,很有效!!还有就是找到气海穴,贴上正午阳光暖宫贴。详见说明书!!2017-08-24
mcxzy 阅读 54 次 更新于 2025-04-11 21:27: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痛经的艾灸穴位 对于气血瘀滞型痛经,主要选取任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等穴位进行施灸。同时,中极、血海、地机、次髎、合谷等穴位也是不错的选择。若痛经剧烈导致虚脱,可先取内关、足三里等穴位施灸以回阳救逆。对于肝肾亏虚型痛经,则需选取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以及背俞穴进行施灸。

  • 在艾灸治疗痛经时,首先需要找到正确的穴位。子宫穴是其中一个重要穴位,它位于脐下4寸,旁开三寸处。艾灸该穴位可以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子宫下垂崩漏等症状,具有调经止带、理气和血、升提下陷的功效。次髎穴是另一个关键穴位,它位于腰骶部两凹陷处连线上,自正中线向左右两侧各一横指处。艾灸该穴...

  • 痛经艾灸部位:1. 腹部穴位:如关元穴、气海穴,这些穴位位于下腹部,有助于调节气血、缓解痛经。2. 腰背部穴位:如肾俞穴、命门穴,艾灸这些部位可以温补肝肾,对于因寒气凝结或肝肾不足导致的痛经有良好效果。3. 足部穴位:如三阴交穴,位于脚踝内侧,是调理妇科问题的常用穴位,艾灸此穴有助于调理月...

  • 痛经可以通过艾灸进行调理,可以选取子宫穴、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治疗。通过艾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对于改善痛经有一定效果,还可以通过喝红糖水、白开水或者热牛奶缓解疼痛。还可以适当运动或者用热水泡脚,促进经血的排出,必要时通过服用芬必得或者元胡止痛胶囊等药物进行止痛...

  • 艾灸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姜片置于穴位上,再放置艾绒进行点燃;另一种则是悬灸,即将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进行施灸。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注意不要烫伤皮肤。除了艾灸外,女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痛经。首先,保持身体温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热敷垫或热水瓶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放在腹部...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