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吴茱萸



【药用】本品为云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苦,大热。有小毒。入肝、胃、脾、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降逆止呕,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脘腹冷痛,?痛,疝痛,脚气疼痛,以及经行腹痛等症。

吴茱萸温散开郁、疏肝暖脾,善解厥阴肝经的郁滞,而有行气止痛的良效。其治胃腹冷痛,可配温中散寒的淡干姜或行气止痛的广木香;治寒疝少腹痛,可配理气止痛的台乌药、小茴香及川楝子;治脚气疼痛,可配舒肝活络的木瓜。由于本品祛寒、止痛之功甚佳,故在临床上又常配合桂枝、当归、川芎等品,治妇女少腹冷痛、经行后期。还可配伍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治脾肾虚寒、腹痛泄泻。

2.用于肝胃不和、呕吐涎沫等症。

本品能疏肝理气,又有降逆止呕之功,故可用治肝胃不和而致呕吐涎沫,可配生姜、黄连等同用。

此外,根据近人经验,治蛲虫病,可用淡吴萸三钱,加水煎取汁,第一天晚上服头汁,第二天晚上服二汁,连服三至五剂。

【处方用名】吴萸、淡吴萸(每斤吴茱萸用甘草一两煎汁浸泡,泡至吴茱萸开裂为度,晒干用。辛烈之性稍减。)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按语】1.吴茱萸辛苦大热,不但能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且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根据临床体会,以止痛与止呕两种功效为最佳。凡肝气郁滞所致的?痛、头痛,肝胃失调所致的胃痛、呕吐,吴萸是常用的药品。

2.吴萸是厥阴肝经的主药,其性虽属大热,但在肝气郁滞的情况下,如有热象,亦可配合寒凉药同用,如左金丸,即以本品辅助黄连,治肝火?痛、呕吐吞酸;又如戊己丸,用本品配伍黄连、白芍,治下痢腹痛。

3.本品温中散寒的功效,与干姜相似,故寒郁中焦,脘腹冷痛,吴萸、干姜,每常同用。但干姜尚能温上焦,可温肺化饮;吴萸还能温下焦,暖厥阴以治寒疝,助肾阳而治寒泻,这是两药功用不同之点。

【方剂举例】吴茱萸汤《伤寒论》: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治呕而腹满,或干呕吐涎沫,头痛脘痛,吞酸嘈杂,吞不红,无热象者。2022-06-06
mcxzy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10:37: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吴茱萸的使用期限取决于其保存状态与用途。一般来说,在适宜的条件下,吴茱萸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吴茱萸是一种中药材,其保存期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存储环境、湿度、温度以及处理方式等。若储存条件良好,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潮湿和高温,吴茱萸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有效成分和药效。在这样的条件下,吴茱萸...

  • 吴茱萸,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主要功效在于驱寒止痛,能够缓解脘腹冷痛、疝痛以及寒湿引起的脚气疼痛等症状。这种药草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因其独特的药效而备受推崇。值得注意的是,吴茱萸具有一定的毒性,但这种毒性主要存在于内服时,外敷使用时毒性相对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危害。因此,人们常将吴茱萸...

  • 对于脾肾阳虚、五更泄泻等症状,吴茱萸也能起到助阳止泻的作用。它属于性味辛热的中药材,能温脾益肾。此外,吴茱萸还具有扩张血管的功效,能防止血管老化,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其含有的酚类化合物能提高血小板活性和降低血液黏稠度。吴茱萸还能改善虚寒胃痛,治疗因虚寒引起的胃痛症状,缓解嗳酸、干呕...

  • 吴茱萸作为中药材,具备多种功效。它既能散寒止痛,又能疏肝理气,还有引火下行的效用。将吴茱萸敷于脚心,可以缓解由脾胃虚寒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此外,它还能有效缓解头痛、痛经、关节疼痛及口腔溃疡等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吴茱萸也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然而,使用过程中需警惕可能的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会...

  • 中药材吴茱萸,以其未成熟果实入药,辛、苦,大热,带小毒,主要归肝、胃、脾、肾经。它具有强大的温中止痛和降逆止呕功效,同时还有杀虫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吴茱萸广泛用于多种疼痛症状,如胃腹冷痛、疝痛、脚气疼痛以及经行腹痛等,通过疏肝暖脾、行气止痛,能够有效缓解郁滞。对于寒性疼痛,可与温...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