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与内伤
①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较轻,常伴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②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较重,多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属于邪实正虚。
(2)辨咳嗽的特征
①发作时间:咳嗽发于白昼,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较剧,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
②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等咳嗽。
③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3)辨痰的性状
①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
为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痰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②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稠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③辨量:痰量偏少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属湿性咳嗽。
④辨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肺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2.分证论治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处理。
(1)外感咳嗽
①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药用麻黄6g,杏仁10g,甘草6g,荆芥10g,桔梗6g,白前10g,陈皮6g,百部10g,紫菀10g。
②风热咳嗽
主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厚,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0g,菊花12g,连翘15g,薄荷6g,杏仁10g,甘草6g,桔梗6g,芦根15g。
③风燥咳嗽
主证: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干红少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10g,杏仁10g,沙参15g,浙贝母10g,豆豉10g,山栀子10g,梨皮20g。
(2)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嗽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胸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汤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病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调理。
②痰热郁肺
主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10g,山栀子10g,桔梗10g,麦冬15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瓜蒌仁10g,橘红6g,茯苓15g,甘草6g。
③肝火犯肺
主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用青黛6g,海蛤壳6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粳米10g,甘草6g,青皮6g,陈皮6g,五味子6g,沙参15g,白茯苓10g。
④肺阴虚证
主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甘草6g,天花粉20g,生扁豆10g。
3.针灸疗法主穴天突、肺俞、合谷、膻中、定喘、膏肓俞。风寒者加列缺、外关、风池、风门穴,风热者加尺泽、曲池、大椎穴,痰湿阻肺者加丰隆、足三里、脾俞穴,肝火犯肺者加肝俞、太冲、行间、照海穴,脾肾阳虚者加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穴;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实证用泻法,虚者用补法,风寒、阳虚及痰浊阻肺者加灸,风热者可刺络放血或点刺放血,1/d,每次留针15~20min。
【预防】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019-04-13
1.辨证要点
(1)辨别外感与内伤
①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病情较轻,常伴有肺卫表证,属于邪实。
②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较重,多伴见其他脏腑病证,属于邪实正虚。
(2)辨咳嗽的特征
①发作时间:咳嗽发于白昼,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较剧,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午后或黄昏咳嗽加重,多属肺燥阴虚。
②性质:干性咳嗽见于风燥、气火、阴虚等咳嗽;湿性咳嗽见于痰湿等咳嗽。
③声音:咳嗽声低气怯属虚,洪亮有力属实。
(3)辨痰的性状
①辨色:痰色白属风、寒、湿;色黄属热;色灰为痰浊;血性痰(脓痰、铁锈色痰)
为肺脏风热或痰热;粉红色泡沫痰属心肺气虚,气不主血。
②辨质:痰液稀薄属风寒、虚寒;痰稠属热、燥、阴虚;痰稠厚属湿热。
③辨量:痰量偏少属干性咳嗽,痰量偏多属湿性咳嗽。
④辨味:热腥为痰热,腥臭为肺痈之候;味甜者属痰湿;味咸为肾虚。
2.分证论治外感咳嗽治宜祛邪利肺;内伤咳嗽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处理。
(1)外感咳嗽
①风寒咳嗽
主证: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药用麻黄6g,杏仁10g,甘草6g,荆芥10g,桔梗6g,白前10g,陈皮6g,百部10g,紫菀10g。
②风热咳嗽
主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厚,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药用桑叶10g,菊花12g,连翘15g,薄荷6g,杏仁10g,甘草6g,桔梗6g,芦根15g。
③风燥咳嗽
主证: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成丝,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干红少津,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药用桑叶10g,杏仁10g,沙参15g,浙贝母10g,豆豉10g,山栀子10g,梨皮20g。
(2)内伤咳嗽
①痰湿蕴肺
主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嗽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胸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汤养亲汤加减。药用半夏10g,陈皮6g,茯苓12g,甘草6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病情平稳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调理。
②痰热郁肺
主证: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肃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药用黄芩10g,山栀子10g,桔梗10g,麦冬15g,桑白皮10g,贝母10g,知母10g,瓜蒌仁10g,橘红6g,茯苓15g,甘草6g。
③肝火犯肺
主证: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方药: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药用青黛6g,海蛤壳6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粳米10g,甘草6g,青皮6g,陈皮6g,五味子6g,沙参15g,白茯苓10g。
④肺阴虚证
主证: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甘草6g,天花粉20g,生扁豆10g。
3.针灸疗法主穴天突、肺俞、合谷、膻中、定喘、膏肓俞。风寒者加列缺、外关、风池、风门穴,风热者加尺泽、曲池、大椎穴,痰湿阻肺者加丰隆、足三里、脾俞穴,肝火犯肺者加肝俞、太冲、行间、照海穴,脾肾阳虚者加脾俞、肾俞、关元、足三里穴;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实证用泻法,虚者用补法,风寒、阳虚及痰浊阻肺者加灸,风热者可刺络放血或点刺放血,1/d,每次留针15~20min。
【预防】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不宜甘肥、辛辣及过咸,戒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2019-04-13
长期咳嗽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下面几点:
1、肺热咳嗽如果使用镇咳药、化痰药治疗,只能暂时抑制症状,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并且会能导致大量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菌药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导致耐药。
2、中药从根本上调理:渝弄柑贝草搽。老咳嗽调理1-3个周期。
3、咳嗽是一种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果自行购药服用三天无效,或者在服药期间出现咳嗽加重、发热、胸痛、咯血等现象,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更换药物或自行加大服药剂量。
4、肺热咳嗽应与风寒咳嗽区分,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流清涕,或有发热等。2019-06-06
1、肺热咳嗽如果使用镇咳药、化痰药治疗,只能暂时抑制症状,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并且会能导致大量抗生素滥用。抗菌药物对细菌性感冒有作用,对病毒性感冒则没有什么威力。而绝大多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服用抗菌药对病毒性感冒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导致耐药。
2、中药从根本上调理:渝弄柑贝草搽。老咳嗽调理1-3个周期。
3、咳嗽是一种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果自行购药服用三天无效,或者在服药期间出现咳嗽加重、发热、胸痛、咯血等现象,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可盲目更换药物或自行加大服药剂量。
4、肺热咳嗽应与风寒咳嗽区分,风寒咳嗽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流清涕,或有发热等。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