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上有哪些穴位

(一)隐白 足太阴经五输穴的井穴 定位 拇趾内侧趾甲角旁约0.1寸 浅刺0.1寸 (二)大都 五输穴的荥穴 定位 拇趾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前缘,赤白肉际 直刺0.3-0.5寸 (三)太白 脾经原穴 五输穴的输穴 定位 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直刺0.5-0.8寸 (四)公孙 足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 定位 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赤白肉际 直刺0.6-1.2寸 (五)商丘 五输穴之经穴 定位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直刺0.5-0.8寸 (六)三阴交 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 定位 内踝高点上三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直刺1-1.5寸 (七)漏谷 定位 三阴交上3寸 直刺1-1.5寸 (八)地机 足太阴经郄穴 定位 阴陵泉穴下3寸 直刺1-1.5寸 (九)阴陵泉 足太阴经五输穴之合穴 定位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 直刺1-2寸2013-10-10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3:11: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足太阴脾经主要的穴位,它具有针对脾经相关脏腑和相邻脏腑,有良好的调理和治疗作用的穴位,主要有:隐白穴,它位于大拇指内侧。大都穴,位于脚拇趾内侧第1掌指关节前缘赤白肉际处。太白穴,位于第1跖骨小骨头后缘赤白肉际处。公孙穴,位于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商丘穴,位于内髁前下方凹陷中。三阴...

  • 足太阴脾经拥有21个穴位,左右两侧共42穴,包括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和大包。该经脉起始于足大趾内侧端的隐白穴,沿着内侧的赤白肉际线上行,穿过内踝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升。在内踝上方...

  • 太虚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活血的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脾胃不和、腹胀肠鸣、消化不良、痢疾、腹泻等症状。同时,由于它位于足太阴脾经上,还可以调理脾经气血,治疗脾虚引起的下肢痿痹、黄疸、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总之,太虚...

  • 足太阴脾经上有多个重要穴位,包括隐白穴、大都穴、太白穴、公孙穴、商丘穴、三阴交穴等,各有特定的主治病症。例如,隐白穴主要用于止血,对多种出血症状有缓解作用,还能通鼻窍,治疗慢性鼻炎和鼻出血。大都穴则补钙,治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腰腿痛,对颈椎病患者也有益。太白穴为脾经原穴,健脾效果...

  • 太白穴:太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俞穴,五行属土,足太阴原穴。别名:大白穴。太白穴的位置: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如下图 取穴方法: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太白穴的功能:按摩调理太白穴,有瘦大腿、缓解便秘、腹胀、胃痛、脚气、消化不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