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病必须扎病变部位吗?病位不明确或不固定的疾病该怎么治?

针灸治疗在目前临床上经常被使用,它的治疗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中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等这一类的疾病,很多内科疾病、妇科疾病都会使用到,往往会发挥让人料想不到的疗效。

既然针灸的治疗范围这么广泛,那么针灸治疗疾病都是在病变部位针刺吗?这是很多朋友都会困惑的问题,毕竟在临床上看很多疾病的针灸治疗都是这样的。那么,事实就是这样吗?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疾病的治疗都会在病变部位进行针刺,比如中风病,会针灸偏瘫的一侧身体和病变的大脑侧的头皮穴;脊柱疾病,如颈椎病会针刺颈部夹脊穴,腰椎病会针刺腰部夹脊穴,坐骨神经痛会针刺坐骨神经通路;头部疾病,如头痛、眩晕会针刺头皮穴;肩周炎会针刺肩部穴位,膝关节炎会针刺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以及腱鞘炎、网球肘等局部疼痛为主的疾病,取穴都是以局部穴位为主。

这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往往很不错,这类疾病多为肌肉、骨骼、神经和血管病变引起的病变,多以炎症、疼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

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主要是以炎症、疼痛为主症的神经、骨骼、肌肉等原因导致的疾病,可以局部取穴。也就是“哪里痛扎哪里”,取穴以不定穴“阿是穴”为主,这类刺法是这类疾病的取穴原则,这也可以覆盖一般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谱。

没有固定病位的疾病,如“游走性疼痛”,找不到病位的疾病如全身瘙痒性的荨麻疹等,患这类疾病的患者往往无法诉说具体不适的部位,或者呈全身性的,那么治疗这类的疾病还能够像治疗前者一样“哪痛扎哪”吗?

当然不能,否则就可能把患者扎成刺猬了。那么,这类疾病还能不能用针灸治疗了?

当然能够,毕竟针灸还是这类疾病的最佳疗法。比如慢性荨麻疹针灸治疗甚至比抗过敏药还有效。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是根据疾病的性质选择合理的组穴方案。慢性荨麻疹大多数辩证为“血虚风燥”,所以治疗需要疏风和血。常常取穴风池、肺腧、风门、外关、合谷、血海、太冲、膈俞等穴,有时候可配合自血疗法。

由此可见,病位不固定的疾病和病位不明的全身性疾病使用针灸治疗需要辨证论治,选穴以证型作参考,整体论治,效果也能达到预期。

针灸取穴的原则大体上为:近部取穴、远道取穴、辩证选穴和特殊取穴,其中特殊选穴也可以称为经验效穴。

以上两种情况是近部选穴和辩证选穴的情况,在临床中可以结合使用,并不是完全分开。比如急性腰痛可以在局部取穴,也可以远部取腰痛点穴,当然取腰痛点也可以称为特殊取穴,可见取穴方式不是非要拘泥于某一类的。

分类方式是人为规定的一种归类方法,是方便学习的人去记忆和理解,对于临床也具有指导意义,但是不能作为限制你取穴思路的障碍,知识得活学活用,否则记忆的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2022-07-18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1:44: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不能随便扎。针灸随便扎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不选位置到处乱扎,二是不讲究针法随便扎,无论何种均不恰当 。不讲究穴位随便扎可能会没有治疗效果,因为患何种病便需针灸相应穴位,即使进行保健治疗也需选好穴位再进行治疗。若不讲究位置和针法随便扎,选的位置较危险,如前胸仅可进行斜刺,若直刺可...

  •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前,先得弄清楚针灸治疗取穴的依据。 针灸取穴,原则有四:①近部取穴: 在病变部位的局部或邻近范围选取穴位来治疗。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治疗规律,如颈椎病取颈部穴位,网球肘选肘部穴位。②远部取穴: 在距离病变部位较远的地方选取穴位来治疗。体现了“经脉所过,主治所...

  • 有些穴位没病时,针灸也有保健的作用,如: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而且一般不会有副作用的。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对于正常人来说,可以根据个人体质进行保健穴位的针灸,这个是没有害处的!没病可以扎针吗 没病可以扎针。传统的针灸理论来看,通过穴位的刺激,让人体的静脉能够...

  • 如果是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不建议天天扎针灸。针灸治疗后,本身就需要人体进行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在急性病期间,人体本身的负荷是非常大,此时频繁针灸无法取得有利的效果。2、同一个部位 如果针灸长期作用于同一个穴位,会使得穴位的敏感性下降,效果逐渐减弱。而且在同一个部位频繁针灸,也会...

  • 有些部位进行针灸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是很忌讳的。比如孕妇的腹部、小儿的囟门,还有大血管以及重要神经经过的部位,都是不可以扎针灸的,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以上就是针灸的危害,但这些危害都是在不正规的机构以及不规范的操作下才会发生。总的来说,针灸是很绿色的一种防病治病方法,但要去正规中医院...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