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缓解痛经的穴位

1 中极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4寸。
功效:该穴具有散寒行气的功效。主治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等,如痛经、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早泄遗精等症。适合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如女性痛经、月经不畅。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可先顺时针按揉50次后,再逆时针按揉50次。体质寒凉的女性,可以将手掌先搓热后,用掌心按揉该穴位,起到保温刺激的作用。

2 关元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腹部的前正中线上,肚脐中下3寸。
功效:该穴具有培肾固本、防寒、调节回阳、导赤通淋等功效,主治冷气入腹、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小便赤涩、夜梦遗精等症,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及各种虚寒之证,女性痛经、月经不调,男性阳痿早泄等都可以通过此穴位来缓解治疗。
做法:搓热掌心后按揉该穴位,在皮肤表面做旋转形动作,而不使用向下的力,按揉到有发热的感觉,孕妇不宜按揉该穴位。

3 气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下腹部,肚脐下1.5寸,前正中线上,肚脐下约两指宽处。
功效:该穴位具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培元补虚等功效。主治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闭经、腰痛、脘腹胀满、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形体虚瘦、体质虚弱等症,对于阳气不足、湿邪为患、气体不畅所导致的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做法:搓热手掌后按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按揉36次,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晚睡前1次。经常按摩此穴位,可促进气血顺畅、肠胃蠕动、强化肝脏及消化道功能。

4 血海穴 位置: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需屈膝,将掌心盖住膝盖(右掌按左膝盖,左掌按右膝盖),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对应的就是血海穴。
功效:该穴位具有理血活血、调经、健脾化湿等功效,主治妇科系统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也可缓解治疗皮肤瘙痒、湿疹、膝盖疼痛等症。
做法:用大拇指指腹按揉该穴位3分钟。
上述的四穴合用,可起到行气活血、温经止痛的效果。建议在经前一周就开始采用穴位按摩,能引血下行,在月经来潮后可停止按摩,按摩手法得当,经期可提前1~2天,随着经血通畅排除,痛经会随之消失或减轻。如果痛经严重,疼痛难忍,建议及时就医缓解。

2022-12-07
mcxzy 阅读 1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00:36: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首先,我们介绍的是三阴交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时,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以感到酸胀为宜,持续1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按揉三阴交穴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接下来是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脚大趾...

  • 按摩太冲穴 太冲穴这个穴位对于女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治疗很多的妇科疾病,通过揉按的方式,我们可以有效的缓解痛经。太冲穴的位置是处于脚的拇指与食指中间,通过揉按这个穴位还可以起到疏肝益胆、镇痛的作用,每天睡前按摩3分钟对女人是有很大的帮助。再告诉你们2个缓解痛经的小妙招 泡脚:女...

  • 1、子宫穴 子宫穴位于下腹部,具体在脐下4寸处,两侧旁开正中线3寸的位置。在按摩时,使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两侧子宫穴,施加轻微压力,缓慢点揉,直至感觉酸胀。2、气海穴 气海穴位于关元穴与肚脐之间,对于妇科和男科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等。通过按摩此穴位,能有效...

  • 接着,用手指按压腹部疼痛的肌肉及神阙、气海、关元、天枢、外陵、大巨等穴位。最后,用手指捏按下肢的阴包、血海、三阴交、太冲等穴位。通过按摩,通常在背腰部按摩5分钟后,能明显感受到腹部疼痛减轻。持续按摩背腰部和腹部20分钟,腹痛通常会完全消失。建议每天进行1次按摩,连续进行3至5天。对于曾有...

  • 1、八髎穴:八髎穴包括上髎、次髎、中髎、下髎4对、8个穴位,位于骶后孔中,即俗称的尾巴骨两侧,能够疏通任督二脉、调节肾精,疏通经脉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2、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在脐下3寸的位置,按摩此穴位有助于疏通气机、调补元气,同时刺激脐周生热,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痛经症状...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