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气血”是什么?

气血是什么?

气血就是生命的能量。当身体的气血不足时,就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让身体健康,让心情愉悦。

一般来说,当身体气血不太充足时,就会出现一些亚健康的问题,比如:有的人会感到心慌、有的人会经常失眠、有的人爱掉头发、有的人很容易疲乏、有的人情绪容易焦虑、有的人会出现抑郁。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气血不足的状态,会使得身体过度透支,这时身体就要出问题了,人就会生病了,甚至可能是难以治愈的疾病。

我们都知道,人自身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所以人们常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养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养生就是调动你身体内的自愈力,让你始终能保持在健康状态。

但是当你气血不足时,自愈力就无法发挥作用了,因为自我疗愈是需要能量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能量,就无法修复那些有问题的细胞。

事实上,许多疾病都是由于气血不足和气血不通引起的。而很多人之所以能从疾病中康复,也是因为吃健康的食物、过节能的生活,让气血重回充足、畅通的状态。

         如果我们能读懂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的不足、把气血补上去,我们便可以拥有长久的身心健康。

气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气血不足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容易疲乏。 有时一天也没有做多少事儿,就感觉到很累,很疲惫。颈、肩、腰、背常感到僵硬酸痛。

        气血不足时,有的人会心慌气短、或是觉得胸闷、想要深吸一口气才舒服。 头晕耳鸣也是气血不足的一个常见的表现。特别是突然站起来时,容易头晕眼花。安静的时候会有耳鸣,声音有点像蜜蜂叫。

        气血不足的人,常有睡眠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入睡慢、半夜醒、或是早上醒的早,其实还没有睡够呢。

         气血不足的人也容易感冒 ,而且每次感冒都好的比较慢。 过敏性鼻炎也会反复发作。

        气血不足的人,皮肤大多没有光泽、不紧致、而且容易有皱纹 ,而且皮肤容易过敏。

        气血不足时,大多容易不开心、爱生气、有时情绪低落,做事容易急躁。 因为当身体能量不足时,心理能量也会跟着下来了。

一个人从健康状态到气血不足的状态,绝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必定是经过相当时间的过度消耗。同样,要想把气血补回来、重新回到健康状态,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般来说,需要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因为细胞更新的周期大约是一年,也就是说,如果你从今天开始补气血、过健康的生活,一年后就是一个全新的你。

所以说,补气血一是要坚持一定时间,最少也要坚持三个月,才能有明显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过健康节能的生活,减少气血能量的消耗。否则,这边补着,那边耗着,甚至消耗的速度比补的还快,那样不论你怎么补都不可能补的上。

过健康的生活包括:不熬夜、吃健康的食物、做有益身心的运动,最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中医认为“心乱则气血逆乱,心静则气血调和”。坏心情比什么都伤人。2022-06-09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8: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的生成来源于三个方面: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吸入之清气。气的功能包括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气的各种功能相互配合,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表现为升、降、出、入,体现在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之中。

  • 中医的气血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本源物质和精微物质,但和西医中的理论有一定区别,西医中并没有气的概念,中医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来源于先天精气:来自于父母所遗传下的部分先天精气;2、来源于呼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3、来源于...

  • 气血也被称为阴阳。阴阳是中医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天与地、男与女等对立的事物。阴与阳的平衡才是身体健康的保证。若气血失调,阴阳失衡,则会产生各种病症。因此,在中医治疗中,调理气血即意味着调理阴阳。中医认为气血的来源是饮食和呼吸。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可以补充气血。

  •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的一种能量,包括“气”和“血”两部分。详细解释:气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活力、脏腑功能及营养吸收和运输的一种动力。气的运行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态。气的主要功能包括推动血液运行、调节人体体温、维持人体正常生理...

  • 气血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概念,指的是人体内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其中,“气”指的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而“血”则是指通过脉管运行于体内的血液,为人体各脏腑组织提供营养和滋润。两者相互关联,共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