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脏腑病机的概说

脏腑病机的基本概念

  脏腑病机,是指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脏腑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失调的内在机理。任何疾病的发生,无论是由外邪所引起,还是由内伤所导致,都势必造成病体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紊乱以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因此,根据脏腑的不同生理功能来分析和归纳其病理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就成为中医病机学和临床辨证学的主要依据。

  脏腑病机学说的源流

  脏腑病机理论,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

  张仲景著《金匮要略》,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即以脏腑病机论点作为总论,并将腑腑病机学说贯注于全书各病之专论中去,以在络、在经、入腑、入脏而分析其病变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其很多篇章中亦多以五脏之功能失常来分类和归纳临床病证,进行辨证论治,并阐发了《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论点,结合其临床实际,论述了脏腑虚实及其病证传变规律。

  华佗著《中藏经》,载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从辨证的角度来论述脏腑病机,分析其脏腑考试,大网站收集病证的发展与转归,对后世脏腑病机学说之研究亦有较大影响。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则以五脏为纲总结儿科疾病的辨证方法。宋金时期的张元素,著有《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系统地归纳了药物的归经、补泻作用与脏腑喜恶之关系,从而使脏腑病机理论与临床证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李东垣著《脾胃论》,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诸病之所由生也”的内伤病机论点,为后世五脏病机之探讨尤以脾肾为主兼及肝肺的一派学术观点打下了基础。陈自明著《妇人良方》,则以脏腑经络病机为纲来论述妇产科疾病之发病原理,从而继承和发展了《内经》的脏腑病机理论。

  朱丹溪著《格致余论》,对心肝肾之病理生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点。

  其他如薛己著《内科撮要》,以脾胃肾命病机为主来论述内科病证;赵献可之《医贯》,独重于肾水、命火病机之阐发;李中梓的《医宗必读》,倡先天后天根本论;张介宾著《景岳全书》对肾阳肾阴病机之卓越论述;绮石著《理虚元鉴》,对虚劳病机之阐发;王泰林之《西溪书屋夜话录》,对肝脏病机之专论等,无不对脏腑病机学说各有阐发,确能启迪后世对脏腑病机理论之研讨。

  清代医家唐容川之《血证论》,著有《脏腑病机论》专篇,可谓脏腑病机学说之总结,不仅探讨了各脏腑病机与血证的关系,而且从各脏腑之主气、经脉、部位及特征等方面,论述各脏腑的常见病证及其病理变化;从而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与其病证反映、病变机理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实践证明,这是中医病机学说整理提高的较好途径。

  总之,古代医家所遗留下来的这些宝贵的病机资料,为我们系统整理中医病机学说的层次和结构,阐释其理论内容和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保证。

  脏腑病机,主要即是指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从而导致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各脏腑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失调。主要包括五脏病机、六腑病机、奇恒之腑病机、脏腑病机的相互影响等方面。2023-03-06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4 19:5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脾的病机,即是脾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脾是脏腑中运化转输水谷精微的一个脏器组织,由脾脏及其经脉所组成。其经脉络胃,与胃构成表里关系;其他如肌肉(脾主身之肌肉)、唇(脾其华在唇四白)、口腔(脾开窍于口)、眼之胞睑等,均与脾有密切联系。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脾阳脾气能运化水谷精微...

  • 心的病机,即是指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组织,称为“君主之官”。心由心脏、心系、心脉和心包等所组成,其经脉下络小肠,故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此外,心与脉、舌等组织器官尚有密切联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

  • 脏腑理论:中医将人体内脏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经络理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联络脏腑的通路,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3. 病因病机 病因...

  • 脏象学说揭示了五脏六腑与自然界的五行相对应,通过观察这些脏腑的状态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经络学说则描述了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等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因是指引发疾病的原因,包括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病机则是指疾病发生、...

  • ②腑: 有六,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奇恒之腑: 亦有六,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共同生理功能】①五脏: 内部组织相对充实,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②六腑: 多呈中空的囊状或管腔形态,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脏腑区别】 《素问•五...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