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证要点本证的辨证首先要抓住主症,辨清证候虚实,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的关系。郁证的发生主要因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患者的临床表现各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在肝;食郁、湿郁、痰郁主要关系在脾;二者多属实证。心、脾、肝的气血或阴津亏虚所致的证候属虚,虚证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2.治疗原则郁证以气郁为主要病变,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其基本治疗原则。实证首当理气开郁,根据病因不同兼以活血、祛痰、降火、化湿、消食等法;虚证则根据虚损情况以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等。
3.分证论治
(1)实证
①肝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嗳气纳呆,妇女则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大便不畅,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当归12g,川芎6g,香附12g,郁金10g,陈皮10g,玄胡12g,佛手12g。
②气郁化火
主证:性情急躁易怒,头痛,目赤,胸闷胁胀,面部烘热,或大便干结,嘈杂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12g,白芍15g,柴胡12g,茯苓15g,白术12g,龙胆草10g,黄芩10g,甘草6g,薄荷6g。
③痰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胸部闷胀,胁肋不适,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12g,厚朴10g,苏梗10g,茯苓15g,枳壳10g,橘红10g,贝母10g,甘草6g。
(2)虚证
①心阴亏虚
主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黄15g,人参6g,玄参15g,丹参12g,天冬12g,麦冬12g,当归10g,五味子10g,茯神15g,远志6g,酸枣仁10g,柏子仁12g,桔梗6g。
②心脾两虚
主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善悲易哭,面色不华,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归脾汤加减。人参6g,白术12g,黄芪15g,茯神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0g,木香6g,当归112g,远志6g,甘草6g,黄精12g。
③肝肾阴虚
主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恐惧不安,胁肋隐痛,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12g,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2g,茯苓15g,牡丹皮12g,泽泻10g,何首乌15g,当归10g,远志6g,石菖蒲10g。
④心神失养
主证:情志抑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伤欲哭,胸闷,善太息,舌淡薄白,脉细。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定志丸加减。人参6g,茯苓12g,茯神15g,石菖蒲10g,远志6g,炙甘草18g,大枣20g,小麦30g,当归10g,白芍15g。
4.食疗
①胡桃仁粥:胡桃仁50g捣烂,粳米50g煮粥服用。
②首乌粥:何首乌50g煎取浓汁去渣,加粳米100g,大枣5枚,冰糖适量,同煮成粥,可供早晚服用。对郁证偏虚者为宜。
【预防与康复】
(1)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2)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自我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
(3)科学安排好生活,调节饮食,促进食欲,使自己的生活充实。
(4)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对抑郁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的预后一般均良好,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对本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2019-04-05
2.治疗原则郁证以气郁为主要病变,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其基本治疗原则。实证首当理气开郁,根据病因不同兼以活血、祛痰、降火、化湿、消食等法;虚证则根据虚损情况以养心安神、补益心脾、滋养肝肾等。
3.分证论治
(1)实证
①肝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情绪不宁,善太息,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嗳气纳呆,妇女则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大便不畅,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调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5g,当归12g,川芎6g,香附12g,郁金10g,陈皮10g,玄胡12g,佛手12g。
②气郁化火
主证:性情急躁易怒,头痛,目赤,胸闷胁胀,面部烘热,或大便干结,嘈杂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牡丹皮10g,栀子10g,当归12g,白芍15g,柴胡12g,茯苓15g,白术12g,龙胆草10g,黄芩10g,甘草6g,薄荷6g。
③痰气郁结
主证:精神抑郁,胸部闷胀,胁肋不适,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半夏12g,厚朴10g,苏梗10g,茯苓15g,枳壳10g,橘红10g,贝母10g,甘草6g。
(2)虚证
①心阴亏虚
主证: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生地黄15g,人参6g,玄参15g,丹参12g,天冬12g,麦冬12g,当归10g,五味子10g,茯神15g,远志6g,酸枣仁10g,柏子仁12g,桔梗6g。
②心脾两虚
主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善悲易哭,面色不华,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归脾汤加减。人参6g,白术12g,黄芪15g,茯神12g,龙眼肉12g,酸枣仁10g,木香6g,当归112g,远志6g,甘草6g,黄精12g。
③肝肾阴虚
主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恐惧不安,胁肋隐痛,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补益肝肾,养心安神。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12g,菊花10g,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12g,茯苓15g,牡丹皮12g,泽泻10g,何首乌15g,当归10g,远志6g,石菖蒲10g。
④心神失养
主证:情志抑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伤欲哭,胸闷,善太息,舌淡薄白,脉细。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定志丸加减。人参6g,茯苓12g,茯神15g,石菖蒲10g,远志6g,炙甘草18g,大枣20g,小麦30g,当归10g,白芍15g。
4.食疗
①胡桃仁粥:胡桃仁50g捣烂,粳米50g煮粥服用。
②首乌粥:何首乌50g煎取浓汁去渣,加粳米100g,大枣5枚,冰糖适量,同煮成粥,可供早晚服用。对郁证偏虚者为宜。
【预防与康复】
(1)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2)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自我修养,处理好人际关系。
(3)科学安排好生活,调节饮食,促进食欲,使自己的生活充实。
(4)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对抑郁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病的预后一般均良好,针对具体情况,解除情志致病的原因。对本病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2019-04-05
中医所说的郁证其实就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癔症、抑郁症、焦虑症或抑郁状态、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认为造成郁证的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造成的郁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肝气郁结。伴随症状有,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或秘或溏泄。舌苔薄或腻,脉弦。针对肝气郁结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中成药常选用逍遥丸、丹栀逍遥丸、越鞠丸。
二、痰气郁结。伴随症状有,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舌苔白腻,脉弦滑。针对痰气郁结所导致的行气开郁,化痰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舒肝平胃丸。
三,心神失养。伴随症状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嚣喊叫等。舌质淡,脉弦。针对心神失养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脑乐静、脑力静糖浆。
四、心脾两虚。伴随症状有,情绪不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食少纳呆,面色不华,质淡,苔薄白,脉细。针对心脾两虚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归脾丸、人参归脾丸。2023-04-08
一、肝气郁结。伴随症状有,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或秘或溏泄。舌苔薄或腻,脉弦。针对肝气郁结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疏肝解郁,理气畅中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中成药常选用逍遥丸、丹栀逍遥丸、越鞠丸。
二、痰气郁结。伴随症状有,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舌苔白腻,脉弦滑。针对痰气郁结所导致的行气开郁,化痰散结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半夏厚朴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舒肝平胃丸。
三,心神失养。伴随症状有,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嚣喊叫等。舌质淡,脉弦。针对心神失养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甘麦大枣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脑乐静、脑力静糖浆。
四、心脾两虚。伴随症状有,情绪不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食少纳呆,面色不华,质淡,苔薄白,脉细。针对心脾两虚所导致的郁证,常采用健脾养心,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方剂常采用归脾汤加减。中成药常选用归脾丸、人参归脾丸。202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