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肾经腧穴的主治病症有哪些?

(一)主治病症
足少阴肾经共有27个腧穴(图8-64),主要治疗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便秘、泄泻、腰痛、足心热、腰膝无力、脊股内后侧痛等。
图8-64足少阴肾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宜,阴谷膝内两筋走,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四满中注肓俞集,商曲石关阴都密,通谷幽门半寸辟,步廊神封又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三)腧穴
1.涌泉(井穴)
[取法]踡足时,在足心前1/3的凹陷处取之(图8-65)。
[主治]头痛、眩晕、眼花、小儿惊风、癫疾、昏厥;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足心热。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图8-65

2.然谷(荥穴)
[取法]在舟骨粗隆下缘的凹陷中取之(图8-66)。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小便不利;消渴、泄泻、小儿脐风;咳血、咽喉肿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3.太溪(输穴;原穴)
[取法]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取之(图8-66)。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渴;头痛、目眩、耳鸣、耳聋;咽喉肿痛、齿痛咳嗽、咳血;失眠;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4.大钟(络穴)
[取法]在太溪下0.5寸,当跟腱附着部内侧的凹陷处取之(图8-66)。
[主治]癃闭、遗尿、便秘;气喘、咳血;痴呆嗜卧;足跟痛。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5.水泉(郄穴)
[取法]在太溪下1寸,当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的凹陷处取之(图8-66)。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照海(八脉交会穴,通阴跷脉)
[取法]在内踝正下缘的凹陷中取之(图8-66)。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阴痒、小便频数、癃闭;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癫痫;失眠。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图8-66

7.复溜(经穴)
[取法]在太溪上2寸,当跟腱前缘取之(图8-67)。
[主治]泄泻、肠鸣、水肿、腹胀;盗汗或热病无汗;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8.交信(阴跷脉郄穴)
[取法]在太溪上2寸,当复溜与胫骨内侧面后缘之间取之(图8-67)。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阴挺、疝气;泄泻、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9.筑宾(阴维脉郄穴)
[取法]在太溪上5寸,太溪与阴谷的连线上,约当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取之(图8-67)。
[主治]癫狂、呕吐;疝气;小腿疼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图8-67

10.阴谷(合穴)
[取法]腘窝内侧,和委中相平,在半膜肌腱和半腱肌腱之间屈膝取之(图8-68)。
[主治]阳痿、疝气、崩漏;小便不利;膝腘痠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图8-68

11.横骨
[取法]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缘,当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阴痛。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2.大赫
[取法]仰卧位,在横骨上1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遗精、阳痿、阴挺、带下。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3.气穴
[取法]仰卧位,在横骨上2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崩漏;小便不利、泄泻。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4.四满
[取法]仰卧位,在横骨上3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遗精、疝气;便秘、腹痛、水肿。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5.中注
[取法]仰卧位,在横骨上4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腹痛、便秘、泄泻。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6.育俞
[取法]仰卧位,平脐,在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月经不调、疝气。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7.商曲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2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8.石关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3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呕吐、腹痛、便秘;不孕。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19.阴都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4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腹胀、腹痛、便秘;不孕。
[刺灸法]直刺1~1.5寸,可灸。
20.腹通谷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5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心痛、心悸。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21.幽门
[取法]仰卧位,在脐上6寸,任脉旁开0.5寸处取之(图8-69)。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
[刺灸法]直刺0.5~1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图8-69

22.步廊
[取法]在第五肋间隙,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可灸。
23.神封
[取法]在第四肋间隙,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4.灵墟
[取法]在第三肋间隙,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乳痈;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5.神藏
[取法]在第二肋间隙,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6.彧中
[取法]在第一肋间隙,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胀满。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27.俞府
[取法]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之(图8-70)。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呕吐。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图8-70

2019-08-05
搜一下:足少阴肾经腧穴的主治病症有哪些?2019-08-07
男人肾虚应该选择温暖的红茶,红茶通常被认为是心如止水的象征。事实上,根据人们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茶。温暖的红茶不仅会抑制男人的欲望,还有助于强化肾脏。甚至可以增强延时,从而达到补肾的效果。2020-03-10
mcxzy 阅读 30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0:32:2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主治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等,以及与肾相关的病症。然谷(KI2): 足内侧缘,足舟骨下方,赤白肉际。主治月经不调、阴挺等妇科问题,以及相关症状的缓解。太溪(KI3): 内踝后方,跟腱间凹陷。处理头痛、咽喉痛、阳痿等,可与其它穴位配合治疗多种不适。大钟(KI4): 内踝下方,内侧前方凹陷。主要治...

  • 一般情况下足少阴肾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的缓解耳鸣耳聋,牙痛,咽喉肿,痛,头痛以及月经不调,小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感觉出现不适的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肾脏是身体重要的器官,在身体内起到重要的作用,具有藏精的作用,通过艾灸穴位能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有效的...

  • 足少阴肾经共有27个腧穴(图8-64),主要治疗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便秘、泄泻、腰痛、足心热、腰膝无力、脊股内后侧痛等。图8-64足少阴肾经腧穴 (二)腧穴歌诀 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大钟水泉通照海,复溜交信筑宾宜,阴谷膝内两筋走,以上从足走至膝,横骨大赫连气穴,...

  • 筑宾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具有散热降温的功效。以下是关于筑宾穴位置和作用的详细解答:位置: 筑宾穴位于小腿内侧,具体在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 在太溪穴上5寸的位置,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可以找到筑宾穴。作用: 主治病症:筑宾穴主治癫痫狂证、呕吐、疝气以及小腿内侧疼痛等...

  • 【答案】:足少阴肾经 联系脏腑:属肾,络膀胱,与肝、肺、心有直接联系。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起点穴为涌泉,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