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认为肥胖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中医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肥胖病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指出:“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已认定肥胖是一种疾病,即“膏粱之疾也”。所谓消瘅,指消渴病;仆击,指中风;偏枯,指半身不遂;痿厥,指痿弱无力和四肢厥冷;气满发逆似指心痹一类疾病引起的症状。这些说明古人已认识到肥胖易并发这些疾病。关于其病因,《素问奇病论》说:“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认为过食肥甘及缺乏运动是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素问示从容论》指出肥胖的病机是“肝虚、肾虚、脾虚,令人体重烦怨”。《金匮要略血痹》中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描述了肥胖病的症状。《河间六书湿类》中说:“体重,轻清为天,重浊为地,故土湿为病,则体重宜也”,指出了肥胖病的关键病理因素在于“湿”。《丹溪心法中湿》说:“凡肥人沉困怠惰,是湿热,宜苍术、茯苓、滑石。凡肥白之人,沉困怠惰,是气虚,宜二术、人参、半夏、厚朴、芍药”,认为肥胖病的治疗宜分清虚实,加以论治。《石室秘录痰病》中说:“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行,故痰生之。则治痰必须补其气而后兼消其痰耳”,指出了肥胖病乃本虚标实之证以及温补命门治疗肥胖病的方法。
综上所述,肥胖病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可兼肝胆疏泄失调及心肺气虚;标实以痰浊、膏脂为主,兼有水湿、血瘀、气滞。
2019-08-05

2020-12-31
男人们一直对水果蔬菜不是很感兴趣,但其实有些蔬菜是非常有利男性健康的哦!男性想要健康强壮的身体就必须吃的每一种食物都有所疗效2020-02-20
mcxzy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0:30: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肥胖中医认为它是一种痰湿的内困,要消除产生痰湿积聚的原因,也可能是肥甘够味,吃了过多导致的痰湿聚集。也有可能是脾湿的健运、肝湿疏泄,或者肾虚、肾失温煦所造成,或者是有其他的疾病,比如糖尿病出现的肥胖,都是有病因、病机在的,因此要针对病因去治疗才最有效。不能说薏仁淡渗利湿,薏仁就...

  • 1. 中医理论中,肥胖主要源于脾胃功能不足和痰湿积聚。简而言之,即是脾虚湿盛。2. 针对这一病因,中医的治疗原则是健脾去湿,通利肠胃。3. 在实际治疗中,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包括化湿、祛痰、利水、通腑、疏利、健脾、消导、温阳、养阴等。4. 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肥胖进行针对性治疗。5. 对于...

  • 在中医学中,肥胖常被视为气虚的表现之一,但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的详细解释。1. 气虚型肥胖:这类肥胖与气的运行不畅有关,气虚导致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进而引起脂肪积累。2. 肝郁气滞型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主要与肝气郁结有关,常伴随情绪波动和消化系统问题。3. 肾阳虚型肥胖:肾阳虚会导致身体新陈代...

  • 多选肥胖的病因病机是()A.过食肥甘 B.脾胃亏虚 C.脾胃实热 D.肝失疏泄 正确答案:ABCD

  • 肥胖症在中医学中早有记载,其病因多与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肥胖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失常,导致水谷精微不能正常代谢,从而积累成痰湿。此外,肥胖还与肾气虚衰有关,并可涉及其他脏腑。在中医理论中,肥胖的病理性质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主要是胃热和痰湿,而虚证则是脾气...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