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铸造针灸铜人模型的是北宋王惟一于公元1026年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并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全称《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专著,3卷,附《腧穴都数》一卷。北宋王惟一撰。编成于公元1026年。载腧穴657个,除去双穴则有腧穴354个,与《针灸甲乙经》相比,增加青灵、厥阴俞、膏肓俞三个双穴和督脉的灵台、阳关两个单穴。腧穴的排列,兼采《甲乙经》和《外台秘要》之长,卷一、二按十二经和督、任脉的经络循行排列,卷三讨论腧穴主治,则分为偃、伏、侧、正四面和头部、面部、肩部、侧颈部、膺俞、侧腋、腹部、侧胁等各部位排列,但对四肢穴仍依十二经次序排列。这种排列腧穴的好处,就是使人既能了解古代的经络系统,又便于临证需要。本书不仅当时刻印刊行,而且刻石立于相国寺仁济殿内,是中国针灸史上的里程碑。2023-01-05
率先铸造针灸铜人模型的是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答案】:答案:D 解析:针灸铜人是宋代医学教学模型。天圣五年(1027),在尚药奉御官、针灸专家王惟一主持下制作完成。
王惟一对腧穴进行了重新考订,确立了354个经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随后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供针灸教学和考试使用(C对)。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D错)。李学川的《针灸逢源》汇集了各家针灸医学学术思想的精华,考订了一些...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铜人——宋天圣铜人,铸造于北宋天圣五年(1027),由医官王惟一主持,分为两具,一存医官院,一藏于大相国寺。明代正统年间,因穴位模糊,英宗下令复制,新铜人被称为“明正统铜人”。然而,宋天圣铜人在明正统铜人铸成后神秘失踪,仅留下元大都(北京)太医院三皇庙和明内府的...
北京的天圣针灸铜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它融合了宋代的针灸学、雕塑艺术学、冶金铸造学和文字学等多个学科的精华,并开创了使用铜人进行教学的先河,被视为国宝。铜人的设计者是北宋的翰林医官和医学家王惟一。针灸学科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宋代以前,相关知识仅以文字描述或图形...
为了确切表示经络穴位,王惟一率先提出用人体模型表示经络穴位的设想。次年,王惟一又设计并主持铸造了两具练习针灸用的铜人。铜人大小与真人相似,胸腹腔中空,表面铸有经络走向和腧穴位置,并在腧穴钻孔通透。整个铜人身上有657个腧穴,穴名354个。使用方法是,先在铜人体表涂上一层黄蜡,再往铜人体内注满...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 请问济南立和瑞隆安中医院的远程问诊怎么样? 11次阅读
- 济南立和瑞隆安中医院的“云问诊”有什么好处? 8次阅读
- 就目前来说,请问济南立和瑞隆安中医院的网上问诊怎样? 8次阅读
- 《黄帝内经》原文是什么部分? 17次阅读
- 黄帝内经原文注释及译文 29次阅读
- 月经时间长淋漓不尽怎么回事,气血亏虚月经淋漓不尽 1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