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中医是怎么辨证的?

神经衰弱的患者,常常是因为一些精神心理因素导致患者长久的睡眠障碍以后,出现的神经功能衰弱的症状。通过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但是神经衰弱的治疗一定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疗。

神经衰弱主要是长时间精神紧张导致,适当合理的运动有助于缓解精神紧张,所以坚持适当合理的运动可以缓解神经衰弱。

在运动中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长时间进行无氧运动,以免导致体能过度消耗,最佳的运动方式有散步、跑步、骑行、乒乓球、瑜伽等,患者除了适当运动外,还要保持良好心态、精神放松,不要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

工作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2021-11-29
1,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精神症,是一组非精神病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主要因素,但非应激障碍,是一组机能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巨妨碍心理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2,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如过度疲劳而又得不到休息是兴奋过程过度紧张;对现在状况不满意则是抑制过程过度紧张;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是灵活性的过度紧张. 神经衰弱的症状体症: 1.易兴奋,易激惹. 2.脑力易疲乏,如看书学习稍久,则感头胀,头昏;注意力不集中. 3.头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早醒,或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恶梦. 5.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心动过速,出汗,厌食,便秘,腹泻,月经失调,早泄. 6.继发性疑病观念.2021-11-29
中医对神经衰弱辩证分型为两大症,即虚症、实症。各症有两种,虚症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型;实症有痰热内扰型、肝郁火旺型,故简称为两症、四型。2021-12-29
神经衰弱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肝气郁结型、心脾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等,早期的神经衰弱以肝气郁结型为主,多数患者是因为生气、着急出现全身气机瘀滞,此时可通过服用小柴胡汤、逍遥散来调理气机;若时间较久,患者出现了全身瘀血时,可通过服用血府逐瘀汤、归脾汤、金匮肾气丸来调理气血。除此之外,神经衰弱患者还可以通过中草药食疗如菊花泡茶、熬百合梨水、酸枣仁泡水等来缓解症状。2021-12-21
肝郁化火型。 症见烦躁易怒,情绪不稳,焦虑不安,失眠多梦,头胀头痛,口苦咽干,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宜清肝泻火,解郁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2021-12-30
  中医对神经衰弱辩证分型为两大症,即虚症、实症。各症有两种,虚症有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型;实症有痰热内扰型、肝郁火旺型,故简称为两症、四型。
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大脑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脑力活动能力的减弱。神经衰弱的发病率明显女性高于男性。根据资料,女性发病率为15.78‰,而男性发病率仅为2.3‰,差异显着。神经衰弱患者在精神方面主要表现为易于兴奋和易于疲劳,碰到一点点小事,就容易激动,容易兴奋,但兴奋不久就很快疲劳,所以有很多患者非午睡不可,否则下午便支持不住。稍微做一点费力的工作,就感到疲倦不堪;走不了多远的路,就觉得很累。
神经衰弱有的患者说话也缺乏力气,声音低弱无力。在情绪方面,表现得很不稳定,常常为一点点小事而发脾气,不能自我控制;有时变得较为自私,只想着自己,如果别人对他照顾稍为疏忽了些,或没有按照他的意图办事,就大为不满或大发雷霆。因此常和家人及医护人员闹矛盾,不能和睦相处。2021-11-29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5 01:15: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神经衰弱,在中医没有对应的病名。在中医学中分别在失眠、脏躁、百合病篇中叙述神经衰弱了一些表现。其发病机理是气血亏虚,精血不足,痰热扰心,阴虚火旺等不同情况都是有的。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如归脾丸,温胆汤,天王补心丹,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保持心情舒...

  • 神经衰弱对应的中医名词,需根据患者不同表现进行定义,中医和西医名词不能完全划等号。如果患者有睡眠不良的表现,可以将神经衰弱称为不寐。如果有明显烦躁、焦虑、易怒的现象,可以称为脏躁。部分较忧郁的患者有易哭、易受惊恐、不敢独处等表现,可以称为郁证。同时部分患者有精神无主、到处走动、烦躁及...

  • 如果患者肝火比较旺,则容易出现急躁、烦躁、易怒的神经衰弱表现。此外,心胆气虚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忧郁、恐惧、思虑过度,容易对周围的事情产生怀疑。阴虚火旺的患者是心火旺、肾水不足,会出现肾水不能治心火,烦躁、失眠、潮热、盗汗、手脚心发热的表现。通常上述表现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辨证后,再进行相应的...

  •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神经衰弱患者进行诊断。常见的症状包括心悸、失眠、多梦、易醒等,这些症状与西医描述的神经衰弱症状相吻合。中医理论认为,这些症状多与心、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3. 中医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手段:针对神经衰弱,中医治疗注重调理气血,平衡阴阳。采用的方法...

  • 中医对神经衰弱的解读 在中医看来,神经衰弱的发生与患者的体质、生活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心脾功能不足,是导致神经衰弱的关键。此外,情绪波动、压力过大也是引发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神劳与中医治疗方法 针对神劳,中医治疗注重调理脏腑功能,平衡阴阳,改善神经...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