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辨证的常用中医疗法是什么?

化痰浊、行痰淤治疗
在临床病人中,有的因脾虚痰淤阻络而肢麻;有的因肝肾不足聚痰生淤而致头痛眩晕;有的因心脾不足痰淤阻痹胸阳而致胸痹;有的因脾肾两虚痰淤阻窍而成痴呆。这些病人病情皆由痰淤所致,因此采取通过化痰浊、行痰淤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疗效。
高脂血症病人老年人居多,特别是久病及肥胖嗜食油腻者,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气虚阳亏,血滞脉涩,津液失于输化致痰聚淤生病者亦如此;肥胖及嗜食肥甘者损伤脾胃易积湿生痰停痰。脾、肾是形成痰浊淤阻的主要脏腑,所以在治疗痰浊淤阻的同时要注重调理脾肾,平素宜低脂低糖饮食,以减少高脂血症发病率。
痰浊淤阻治疗基本方法
痰浊淤阻治疗的基本方为:制首乌15克,黄芪12克,橘皮、苍术各6克,丹参、山楂各15克,赤芍药10克,地龙12克。诸药水煎,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剂,水煎,3个月为一疗程。
(1)痰浊阻窍型
假如出现了善忘神呆、腰酸流涎的症状,此病人最好在药物中选加温胆汤及菖蒲、郁金、熟地等。
(2)痰淤阻络型
出现神疲气短、肢麻不仁症状的人,就要在药物中选加夏陈六君汤及僵蚕、红花等。
(3)痰浊中阻型
出现头昏胀刺痛、耳鸣心悸、急躁善怒、腰膝酸软的症状,加杞菊地黄汤;出现看东西旋转、恶心欲呕、胸闷肢麻的症状,就应该选加半夏白术天麻汤。
(4)痰淤痹胸型
如果出现心胸刺痛、气短心悸的症状的病人,在所服药剂中最好选加瓜萎桂枝汤及降香、郁金等。
基本方中,黄芪可健脾益气扶正,调节免疫功能;首乌可滋肝肾,益精血,降低血脂;橘皮、苍术燥湿化痰健脾,排浊降逆止呕;丹参、赤芍活血化淤,降压降糖;地龙化痰通络降压;山楂消食降脂化淤,软化血管。全方药物组成可健脾益肾,燥湿化痰,活血化淤,降脂化浊。各种药恰当配合,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020-01-03
mcxzy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4-09 12:26:1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高脂血症是一组以脏腑功能失调,膏脂输化不利而致以痰浊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高脂血症由于发病原因及并发症的不同,临床会有许多辨证分型,或脾虚,或肾虚,以及其它脏腑的阴阳失调,但其病机总不脱离痰瘀,因此,痰瘀并治应为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首选治法,应在辨证基础上予以重点考虑。现...

  • 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化痰要辨证治疗,比如风寒犯肺证引起来的风寒咳嗽、咳痰,一般用三拗片和止嗽散,以疏散风寒、宣肺、止咳化痰。如果是风热犯肺证引起的咳嗽,可以用桑菊饮,以疏散风热、宣肺、止咳化痰,如果是痰浊内蕴证引起,可以用二陈丸和三子养亲汤,以健脾、燥湿、化痰,如果是痰热壅肺...

  • 如果痰液较粘稠不易咳出,可以通过化痰药物来帮助。常用的化痰药物有沐舒坦和羧甲斯坦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咳出。对于单纯痰多的情况,中医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医认为痰多可能是由于痰湿或痰浊引起。通过辨证施治,采用中药进行调理,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中药包括桔梗...

  • 痰浊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痰浊是中医辨证论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医认为,痰浊可以阻塞经络,影响气血流通,从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化痰祛湿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水湿运化,可以达到清除痰浊、改善病情的目的。总的来说,痰浊是中医理论中的...

  • 四、可以采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化痰,比如如果是咳嗽、咳黄黏痰、痰黏稠不容易咳出来,以及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的话,辨证属于痰热内蕴,可以用牛黄蛇胆川贝液、清金化痰汤、十味龙胆花胶囊、复方鲜竹沥液、羚羊清肺丸等等,具有清化热痰作用的药物进行清肺化痰治疗。如果是痰浊内蕴,常见的症状是...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