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八纲和六经

中医治病,讲的是辨证施治,辨的是证,而不是病。中医所称的症状和证,是指人若有了病,就有了自觉和他觉得一些异与健康是的现象反映出来,对于 这种异于健康是的现象,即称之为症状,例如头痛,腹痛,眩晕,呕吐,发热,恶寒,脉浮,脉数......不论什么病和致病的因素,生病的人的症状往往 以一般的类型反应出来,中医对此一般的类型即名之证。证的真正内涵是症状背后可以反映某一病机,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理概括,反映 了疾病在某一阶段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通过辨别和分析临床信息获取病机确定病机。中医经方辨证主要是六经八纲,中医施治,亦主要是在六经八纲基 础上制定治疗的准则,所以对中医辨证施治的研究,则六经和八纲是首先探讨的核心问题。

    八纲:八纲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里在最里面,即由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管道。在表里之间的胸腹二大腔体,诸脏器所在之地,则为半表半里。表、里、半表半里三者,为固定的病位反应,或位表,或位里 ,或位半表半里或同时出现,但觉不出此三者范围。按以上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应的病位,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虽病变 在里,但病邪集中的放映在表,中医称之为表证。

  阴和阳:阴指阴性证,热指热性证。人如患了病,未有不影响机体的功能改变的,尤其首先是代谢功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 正常为不及,如其太过,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这类太过的病症放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如其不及,则患病机体亦必相 应的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这类不及的病症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不是阴证,就是阳证。

  表里是病位,寒热虚实是病性,阴阳是总纲,既是病性,也是病位,所谓的辨证就是要辨病位和病性,而这就是中西医区别的本质——病机。看病的 关键是识病机,病机的关机是病位和病性,病位是表里和半表半里,病性不过寒热虚实。2022-07-03
mcxzy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4-18 00:53: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六经与八纲则又是紧密相连、密切结合、缺一不可的。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

  • 六经辩证是中医辨证的灵魂,其与阴阳辩证、气血辩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各辩证体系有紧密联系。其中,阴阳辩证是中医辨证的根本,六经辩证是对阴阳辩证的深化细化。八纲辨证则是辨证的一般方法,为其他辨证体系提供工具。脏腑辨证基于五脏六腑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经...

  • 概括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

  • 桂枝人参汤主之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二)寒热转化1、寒证化热,2、热证化寒八纲证候间的关系(三)寒热真假:是指疾病在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症状与本质相反的“假象”1、真热假寒:“热极似寒”2、真寒假热:“寒极似热”证候真假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产...

  • 恭喜大家,两个月内粉丝数量突破一万,为了帮助初学者,我将分享一些中医基本辨证知识。中医辨证方法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八纲辨证是辨证的总纲,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等,是其他辨证方法的基础。病因辨证则探究疾病...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