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医理真言

…………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

黄帝上古天真论,内经真理金匮藏;

四时调神顺自然,百病九气血不畅。

饮食五味有节律,脏腑过食必有伤;

秋有风邪疟手足,大暑水寒伤五脏。

五脏六腑心为首,心神不宁要养生;

六腑五脏皆可咳,正气虚弱不能针。

阴阳变化为守衡,阴充阳气阳护阴,

血脉周流复而始,形与神俱是核心。

形寒寒饮则伤肺,愁忧恐惧则伤心,

夺血夺汗不可活,人生两死无两生。

道无鬼神独来往,拘于鬼神不言德,

百病尽皆生于气,不食水谷七日死。

灵枢九针守九法,气合有形得脏名,

刺法必先本于神,营气之道谷为宝。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针刺之说: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深居静处,占神往来。

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皮与肉相裹则寿,不相裹则夭,血气经络胜形则寿,不胜则夭。

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

中国传统《中医理论》四部分: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外科医术(华佗己烧,:失传)。2022-06-08
mcxzy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3:01: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黄帝上古天真论,内经真理金匮藏;四时调神顺自然,百病九气机不畅。饮食五味有节律,脏腑过食必有伤;秋有风邪疟手足,大销消暑水寒伤五脏。五脏六腑心为首,心神不宁要养生;六腑五脏皆可咳,正气虚弱不能针。阴阳变化为守衡,阴充阳气阳护阴,血脉周流复而始,形与...

  • 1.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被尊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一。2. 该著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文献。3. 在《黄帝内经》中,确实存在着被后人誉为“四字真言”的理念,即“气血平衡”。4. “气血平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强调...

  • 题主是否想询问“皇帝内经里有四字真言吗”?有。《黄帝内经》的四字真言为气血平衡。《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 ”古代医家认为《金匮真言论篇》的内容极其珍贵,是至真之言,因此将其视为珍宝,严加保管。正如高士宗所述:“这些真知灼见,非得其人传授不可,藏在内心,不可轻易泄露,就如同对待金匮中的秘密,因此称为‘金匮真言’。”值得注意的是,《金匮真言论篇》是《内经》中少数几个不直接以所讨论主题...

  • 学习《黄帝内经》的方法,可以通过"三掌握"、"三结合"和"五字真言"来理解和实践。首先,"三掌握"涵盖了上知天文(理解天文规律对生命的影响)、下知地理(认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和中知人事(理解个体生理病理差异)。"三结合"则是将古人的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他人研究与个人理解相结合,强调验证和...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