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经内属于大肠(包括食道),外行于商阳至迎香的缝隙中,通过手阳明经别加强了和大肠的联系。手阳明经气化的主要功能是主津及主传导糟粕。
大肠在接受由小肠下注形成的食物残渣和剩余水分后,将其中的部分水液重新吸收,使残渣糟粕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这种重新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功能,称之为“大肠主津”。同时大肠将肠道内粪便传导,经肛门排出体外,属于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所以大肠有“传导之官”的称谓。
大肠的病变多和津液有关。如大肠虚寒,无力吸收水分,则水谷杂下,出现肠鸣、腹痛、泻泄等。大肠实热,消烁水分,肠道干枯,就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所以《脾胃论》说, “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毛,充实腠理”。
影响手阳明经气化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大肠(包括食道)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呃逆反胃、腹泻、便秘等相关病候;二是手阳明大肠经在经络循行路径上的经气运行出现问题,比如周围性面瘫、齿痛等均会出现手阳明经络异常,往往集中在曲池、手三里、温溜、合乎等处出现结络或结块。
1.《灵枢·经脉》原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2.经脉循行结构定位
(1)体表循行缝隙:手阳明大肠经,(手掌部)起于食指桡侧指甲角,循食指桡侧第一、二掌骨之间,向上到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的间隙;(前臂部)循桡骨桡侧缘肱桡肌和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的缝隙,进入肱骨在上髁桡侧的间隙;(上臂部)肱肌、喙肱肌和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的缝隙,上行到肩部三角肌肌束和中部肌束之间的间隙,与颈椎部位的大椎穴交会后,向前下入锁骨上窝,进入体腔循行。

(2)体内循行路线:联络肺部胸膜间隙,穿过膈肌裂孔,向下联属大肠部位的腹膜间隙。
(3)支脉体表循行缝隙:(头颈部)从锁骨上窝处分出,向上行于颊肌的缝隙间,进入下牙龈和牙床缝隙间。沿着口唇内绕口一圈,左右交叉于人中穴,止于鼻唇沟的迎香穴。

2022-07-20
mcxzy 阅读 9 次 更新于 2024-10-06 14:31: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