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学问多,中医教你一招看舌象辩病情,看完你也可以进行舌诊

我们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往往都要看看你的舌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中医舌诊的临床意义,再也作为辨证的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是八纲辨证、病因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等方法,都以舌象为重要的辨证指标。

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还有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脏腑在舌面上的划分。

中医基于千百年的经验,具体划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胃经划分,一是以五脏划分,那以胃经来划分是舌尖属上脘,舌中属中脘,舌根部属下脘,这种方法适用于胃病的诊断。

以五脏上划分。舌尖就属于心肺,舌两边属肝胆,中心部就属于脾胃,舌根部属于肾。

舌诊的内容主要分为,望舌质和舌苔两方面。望舌质又分为神、色、形、态、四方面,望舌苔。则分为苔质和苔色两方面,我们正常舌象是什么样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淡红时薄白苔,我们先说说,望舌质,首先就是舌神,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两方面.

再说是舌色,主病的舌色,约有五种,第一种就是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或气血两亏,如果见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多为阳虚寒症,如果淡白光莹或舌体瘦薄,这属于气血两亏。第二种就是红舌。红舌主热证,如果舌鲜红而起芒刺或兼黄厚苔,多属实热症,如果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者光红无苔,则属虚热症,第三种呢,就是绛舌,所谓绛舌。就是比红舌更深的颜色,主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在外感病,如果舌绛或有红点、芒刺,为温病热入营血,在内伤杂病,如果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是阴虚火旺,另外也有舌绛少苔而津润者,多为血淤,第四种就是紫舌,紫舌主病有寒热之分,子绛而干枯少津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如果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第五种就是青舌,青舌主寒凝阳郁和瘀血。在上述各色舌中,如果多少带些青紫成分,其舌色必偏晦暗,所以说偏暗之舌多少总有些气血郁滞之象,接着再说说舌形,包括胖、瘦、老、嫩,胀瘪以及一些特殊病态性状。

在这里重点讲讲点刺、裂纹和齿痕。舌上有红点、黑点或者白点,都是因热毒炽盛,深入血分之故,当然三者也有很大区别,如果舌有瘀斑,在外感热病。为热入营血,气血壅滞,或将要发斑,在内伤杂病,多为血瘀之症。舌生芒刺,是热邪内结所致,舌有裂纹。一是热盛伤阴,一是血虚不润,另外一个就是脾虚湿侵,齿痕舌主要是由于脾虚湿生所引起的。2022-08-17
mcxzy 阅读 96 次 更新于 2025-04-08 23:38: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常反映在舌上,比如舌苔白会反应身体的湿气。舌头的颜色可以看出你的五脏六腑大概问题。目舌口鼻耳 心肝脾肺肾 ,看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肝脏问题。主要是舌头上面的舌苔会反映一个人的胃,所以可以看出来最近的饮食。舌头上的颜色反应了五脏六腑的情况,还有唾液的分泌情况。中...

  • 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痰热;舌边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舌红无苔,舌面光滑如镜---胃阴虚;舌苔光剥,舌质淡---气阴两虚。根据以上不同的舌象表现,再结合闻、问、切等其他诊断手法,中医就可做出综合分析,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

  • 如;淡白舌表明气血不足,多见阳虚,血虚症;舌质红表明热盛,多见于里实热证或阴虚内热;舌尖红多表明心火旺盛,绛舌(舌色深红)表明邪热,深入营血,多见于热性病极期;如为久病患者,多属阴虚火旺;有的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舌边有瘀点或紫暗,多表明血瘀症候。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

  • 3、舌苔由白变黄,舌边尖红———有热象。4、舌苔由黄变棕,或者由棕变黑,而且干燥少津,舌边尖变深红———热盛,多伴大便干结。5、舌苔白厚腻,舌表面有一层白黏液———痰湿。6、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痰热。7、舌边尖红绛色,甚至变紫色———痰浊血淤。8、舌红无苔,舌面...

  • 那么,我们应如何观察和分析舌象呢? (1) 伸舌学问 伸舌时,要自然,舌体要放松,舌面要平展,舌尖略向下,口尽量张大,但不要过分用力,要让舌体充分暴露。如伸舌过分用力,或舌体紧张、蜷曲、都会影响舌的气血运行而引起舌色改变或舌干湿度的改变。 (2) 望舌顺序 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