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句舌诊口诀是什么?

舌苔薄白,表证淡,苔色黄,为内证;红舌属热寒,亮舌入营;全舌光阴满,血瘀证青紫;干、胖、瘦要区分,老、嫩要区分;各种表情可以随机器变化,进退判断病情。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为“神、圣、工、巧”,“巧”,也就是切脉排在第四位,舌诊为“望”,排在第一位。舌面隆起,说明相应部位物质能量积聚,相对的舌面凹陷,说明相应部位物质能量不足,解决隆起部位的方法就是疏散,是以流动的方法达到疏散的目的,将隆起部位前方空间。

舌诊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患者应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医生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2021-12-29
亲亲,您好,十二句舌诊口诀如下:
欲识来君百病原菌,舌部面色细心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中实虚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性是重要。 舌部多的人重合影,多种层级要分辨。 舌为心窍主肠胃,脑肾肝胰外生殖系统。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使得病亦随顺。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靠舌体铺匀称。 没根之苔厚一片,四围洁静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中,苔之薄厚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多。 腻而粘舌刮不卸,湿痰垂直居中阴阳遏。【摘要】
十二句舌诊口诀是什么?【提问】
亲亲,您好,十二句舌诊口诀如下:
欲识来君百病原菌,舌部面色细心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中实虚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性是重要。 舌部多的人重合影,多种层级要分辨。 舌为心窍主肠胃,脑肾肝胰外生殖系统。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使得病亦随顺。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靠舌体铺匀称。 没根之苔厚一片,四围洁静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中,苔之薄厚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多。 腻而粘舌刮不卸,湿痰垂直居中阴阳遏。【回答】
亲亲😘,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回答】2022-01-12
mcxzy 阅读 125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4:24: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十二句舌诊口诀如下:1、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2、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3、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4、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5、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6、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7、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8...

  • 十二句舌诊口诀: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3、辨舌津...

  • 十二句舌诊口诀如下:1、舌尖红,心火旺,舌边红,肝火旺。2、舌中黄,脾胃热,舌根黄,肾阴虚。3、舌苔白,寒湿重,舌苔黄,湿热重。4、舌苔厚,痰湿多,舌苔薄,气血虚。5、舌体胖,痰湿重,舌体瘦,气血虚。6、舌边齿痕,脾虚湿盛,舌中裂纹,气阴两伤。7、舌下静脉粗,瘀血阻络,舌下静脉...

  •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舌诊注意事项 患者坐位,重病卧位亦可,自然伸舌,舌体放松,舌面平展,舌尖自然下垂...

  • 欲识来君百病原菌,舌部面色细心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中实虚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性是重要。 舌部多的人重合影,多种层级要分辨。 舌为心窍主肠胃,脑肾肝胰外生殖系统。舌淡苔薄胃气存,纵使得病亦随顺。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靠舌体铺匀称。 没根之苔厚一片,四围...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