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鼓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饮食不节、嗜酒过多等原因导致肝失疏泄、脾气受损、水湿不运、气滞血瘀,久而久之,造成肝脾血瘀、水裹气结的鼓胀。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为基本疗法。 临床自拟消鼓除胀汤:生牡蛎30g,制鳖甲15g,珍珠母30g,丹参30g,赤白芍各15g,川怀牛膝各15g,桃仁8g,炒白术30g,麸炒枳壳15g,生黄芪30g,肉桂5g,大腹皮15g,车前子30g,郁金10g,鸡内金15g,丝瓜络20g,橘络15g。若偏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寒湿者,加苍术、厚朴、茯苓温化寒湿;偏湿热者,加栀子、茵陈、龙胆草清化湿热;偏血瘀者,加三棱、莪术、土鳖虫化瘀软坚;偏阳虚者,加黄芪、党参、附片温补脾肾;偏阴虚者,加山萸肉、首乌、黄精滋补肝肾;伴呕血,加代赭石、生大黄、白芨降逆止血;伴神昏,属热闭者加服安宫牛黄丸辛凉开窍,属凉闭加服苏合香丸辛温开窍;伴尿闭者,加二丑、甘遂、大戟峻下逐水;伴肋痛者,加元胡、莪术、青皮活血理气止痛。每日1服,水煎两次,分3次服。 方中生牡蛎、制鳖甲、珍珠母软坚散结;丹参、赤白芍、川怀牛膝、桃仁活血化瘀;丝瓜络、橘络通络止痛;大腹皮、车前子消胀利水;白术、枳壳健脾通腑;黄芪、肉桂益气扶阳;郁金、鸡内金理气开胃。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利水消胀、软坚活血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赤白芍、怀牛膝、桃仁可改善肝血流及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防治肝硬化、降低门脉压、促使腹水消退等作用;鸡内金能使胃的运动机能增强,排空加速;车前子有显著的利尿作用。诸药合用,对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大有裨益。2014-10-14
肝腹水中医是怎么辨证治疗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若偏气滞者,加柴胡、青皮、佛手疏肝理气;偏寒湿者,加苍术、厚朴、茯苓温化寒湿;偏湿热者,加栀子、茵陈、龙胆草清化湿热;偏血瘀者,加三棱、莪术、
临床观察显示,中药治疗肝腹水效果显著。采用院内中药制剂和中成药复方疗法为基础的整体治疗,结合汤药通过口服及高位、低位保留灌肠法进行辨证施治,能够有效增强疗效。中成药和汤药的联合运用能阻逆肝纤维化、缓解门脉高压,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力,抑菌抗炎,改善肾功能,...
中医可以根据肝腹水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确立软肝柔肝、健脾和胃,滋阴利水的治疗法则,根据病程长短、病情轻重,根据病情,辩证对因施治。中药治疗轻度肝腹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多数在短时间内可以得到控制,并且使腹水消退。而中药治疗中重度肝腹水同样要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要好的多。重度肝腹水又称为顽...
肝腹水临床辨证施治可分七型,分述如下:1、气滞湿阻: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
肝腹水属中医的“鼓胀”或“单腹胀”,不同类型的肝腹水治疗原则并不相同,根据症状进行详细地辨证分型才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中医将其分为几种,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医解析肝腹水吧。中医解析肝腹水的症状 1、气滞湿阻型:气滞湿阻型肝腹水患者腹胀按之不坚,两肋胀满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 肝腹水中药方 13次阅读
- 气血不足的女人老得快!教你1个食疗方调理,50岁也不显老 17次阅读
-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 7次阅读
- 中医治疗肝腹水的中医辨证治疗 24次阅读
- 鸡炖什么补气血 9次阅读
- 炖鸡汤补血加什么好 4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