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里讲的寒气、热气、湿气分别都是什么症状?

春之风气,夏之暑气,秋之燥气,冬之寒气,人居天地间,逢其时而感其气,即是顺应四时之变。
寒气:
冬天当冷而不冷,则阳气外泄;冬天当冷而过冷,则寒气成邪,侵袭肌表,阳气奋起抵抗,亦致阳气封藏不固。等到春天来到,天地阳气生发,此时人体本来已经拔根的阳气,被再次拔起,如此则阳气升浮,最易变成温病。因此说,预防温病,一定要藏精。所谓藏精,即是在冬天让阳气归根。藏精,比疫苗更有意义。寒气入侵,容易导致头痛。营养学认为,食物的营养是按成分来评价的,中医则认为,四气五味更重要。

从中医来分析,寒气入腹,阳虚而热郁,热气郁滞在膀胱,则小便不通畅。可针刺三阴交、太溪,往往速效,加刺涌泉更效。
同样是感受寒气,为什么有的人不病,而有的人生病?《内经》早有解释:凡感受一切不正之气,勇者气行则散,怯者着而成病。也就是说,勇者气血旺,正足则邪不能侵;而怯者气血弱,正虚不能胜邪,邪气反客。我自己有体会:当运动至大汗淋漓时,喝点凉水也不腹泻,平时若饮凉水则极易致腹泻,当亦属此理。
热气:
盛夏时节,天地之间热气蒸腾,人感之,阳气升浮。表现在脉上,当为洪大方正,此为阳气隆盛之象。相反,若在盛夏出现沉涩脉,即是病脉。体内水气太盛而克火,影响阳气的升浮,其必阳虚或阳郁,兼有气血不足。夏时或未见不适,至冬时天地阳气敛藏,人体阳气更虚更弱,最容易因水寒而为患,其病在心与肾。热气郁滞在膀胱,则小便不通畅。热气通于心,热微则燥,热甚则灼,热乘于心则神不明,热乘于身则身动而不宁,热入于脉则血满腾,不上溢则下泻,而为一切失血之病。

湿气:
湿气容易因运动打开的毛孔而侵袭人体,比如阴雨连绵,兼湿气重的地域。现逢夏日,湿浊流行。人们喜食生冷,易感湿气,导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纳呆,苔白厚腻等。若取一味药来化湿,该用哪味呢?我主张用砂仁!此药性味辛温,降胃气,化湿浊,除胀满,开胃口,甚适合于此证。可单用砂仁,每次30克,打碎,加水煎服。砂仁能健脾阳,兴胃阳,中焦阳旺则气化有力,阴霾自散。

阴雨连绵,日日不绝,天地之气湿气泛滥,人亦感之:周身困倦,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舌苔白厚,面色萎黄,甚至腹胀、腹泻。诸如此类症状,皆是湿邪困脾,脾失健运之象。久久失治,百病乃生。怎么办?苍术是味好药。苍术气味辛烈,能燥湿健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可单用苍术研细末,温水冲服,即能燥湿。
家都说游泳对健康好。我说:您属于阳虚体质,体内水湿泛滥,游泳会增加湿气,况且,水温太低,亦会伤阳。又问:若不游泳我不幸福,怎么办?答:水肿消失了就可以游了。问:喝水是不是也会增湿呀?答:可以喝水,但请尽量喝温水。
2020-04-26
体内有寒气的话,症状就是身体特别怕冷,如果有热气的话,身体内就容易上火,容易便秘,湿气很重的话就是大便不成形,有的时候还有口臭,就是这些症状。2020-04-27
寒气通常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而热水通常指肺热,经常咳嗽等。湿气往往是大肚囊,头发油乎乎的,肠蠕动也不好。2020-04-27
一般女性寒气很重的话,肯定就是手脚冰凉,女性热气很重的话,脸上会起很多痘痘,然后会冒油,湿气很重,基本上就是容易腹泻。2020-04-27
我都有2020-09-03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5:15: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热气通于心,热微则燥,热甚则灼,热乘于心则神不明,热乘于身则身动而不宁,热入于脉则血满腾,不上溢则下泻,而为一切失血之病。湿气:湿气容易因运动打开的毛孔而侵袭人体,比如阴雨连绵,兼湿气重的地域。现逢夏日,湿浊流行。人们喜食生冷,易感湿气,导致脘腹胀满,消化不良,纳呆,苔...

  • 湿气与寒气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它们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湿气,是指体内水液运行不畅,导致水分滞留的一种状态。湿气重的人常常感到身体沉重、乏力,容易出现水肿现象。湿气还与脾胃功能相关,湿气过重可能影响食欲、消化功能,导致腹胀、腹泻等症状。湿气多存在于潮湿环境或季节交替时,如梅雨...

  • 湿气跟寒气是不一样的两种症状,湿气是指潮湿的体质,体内的湿气太重,是指体内的水分多,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无力以及头晕的症状,而寒气是身体体温不够,会导致手脚冰冷以及痛经等,这是阳气不足的情况,所以湿气重跟寒气重这两种情况的区别,我们可以从表现症状进行判断。湿气和寒气一样吗 湿气和寒气都...

  • 1、寒气 中医里定义寒气为阴邪,阴邪易伤人体的阳气。在平常生活中,淋雨受凉、出汗时吹冷风、睡觉时着凉等都是容易导致寒气入体。而夏天吃过多生冷的食物,可导致寒气由内而生。2、湿气 中医上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现代人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以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都会造成...

  • 当湿气遇到寒气时,会形成寒湿,这种组合比单纯的寒冷更加难以忍受,尤其是在南方的冬天。而当湿气遇到热气时,会形成湿热,这种天气会让人感到压抑和不适。此外,湿气还可能转化为风湿,这是一种较为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如果湿气积聚在皮下组织,还会导致肥胖。3. 湿气的调节与影响:湿气可以通过调节饮食...

美好纯真时代分享中医药学教程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