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哮喘如何辨证分型?

(1)重寒证。其主要特征是喘咳,恶寒,无汗,肩凝,多嚏,或头痛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
治宜温肺散寒,首方小青龙汤,继服加味定喘白果汤。
(2)寒包火证。其症见畏风恶热,喘咳,痰黏稠色黄,脉弦滑数,苔黄舌边光红,口燥。
治宜清金降火,首方加味五虎汤。
(3)肺实证。喘咳,咽喉紧窒,咯痰不利,胸胁胀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沉数。
治宜清肺理痰,首方加味清燥救肺汤。继服杏仁散(杏仁,川贝,紫菀,冬花,元参),成人每次服10g,小儿酌减,姜蜜水送服。
(4)瘀塞证。胸脘痞闷,怯寒神疲,气短喘促,痰吐不利,舌白苔浊腻,脉迟涩。
治宜开胸利膈,首方苏子降气汤。继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水煎服,服后须臾啜稀粥一碗,以助药力。
治疗中遵循哮喘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发作时以定喘止咳为主;喘平后以调理脾胃为主,投用滋补肺肾,化痰调气之品,以巩固疗效。
临证上重寒证较多,寒包火证次之,尤以1 ~ 10 岁儿童最多。
半数儿童若护理不慎,最易感受寒邪,发生哮喘。
所用之杏仁散、麻柴甘透汤二方乃自拟经验方,杏仁散对肺实型喘咳效果好,麻柴甘透汤对寒包火证咳喘效果好。
2019-07-03
在哮喘治疗的方式中,中医的治疗方法有中药调理和针灸,按摩导引等都比较有效果,尤其是在平稳期调理身体能够避免哮喘的频繁发作,不同的病因引起哮喘要用不同的药方治疗,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在中医的指导下按疗程用药。也可以结合针灸刺激穴位治疗。2019-08-30
mcxzy 阅读 14 次 更新于 2025-04-19 14:38: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主要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在肺,为外邪、痰浊、肝郁气滞,肺壅邪气而宣降不利;虚喘当责之以肺、肾两脏,因精气的不足,气阴亏耗而导致的肺不主气,肾不纳气。临床辨证分型主要分为风寒闭肺、痰浊阻肺、痰热壅肺、水饮凌心射肺等,肝气乘肺,肝气亏虚,肾气亏虚,肺肾亏虚等,此病多虚实...

  • 哮喘的中医辩证分型有:肺虚.肾虚.脾虚三种,治疗的中药和方剂有:太子参.冬虫夏草.浙贝母.天花粉.白芨.甘草,蜂龙汤.麻杏石甘汤.辛条汤.清喘汤.加味前胡汤.麻杏二三汤.三子定喘汤等。可以请专业的中医师辩证施治,也可以配合针灸.艾灸等物理的方法治疗。2 :我们分为虚、实、冷、热,实喘我们一...

  • 中医治疗哮喘需根据疾病分期、辨证分型不同,如发作期、持续期或缓解期,用药不同,具体如下:1、哮喘发作期可分为寒哮、热哮、风哮。寒哮因受凉引起,出现咳嗽、气喘、嗽白痰等症状,代表方为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等;热哮主要为咳喘、气息较重、咳黄痰,方用定喘汤;风哮多使用止嗽散、疏风止...

  • 小儿哮喘的辩证分型:(1)实证(发作期):小儿哮喘声高气粗,呼吸深长,呼出为快,体质较强,脉象有力。兼见咳嗽喘息,咳痰稀薄,形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外袭;咳喘痰黏,咳痰不爽,胸中烦闷,咳引胸胁作痛,或见身热口渴,纳呆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阻肺。(2...

  • 支气管哮喘属于哮证的范围,中医的哮证可以分为冷哮、热哮、风痰哮,还有寒包热哮、虚哮,分急性发作期还有缓解期。冷哮可以辨证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制裁,射干麻黄汤是很古老的方剂,出自于《金匮要略》,因为有射干、麻黄、紫苑、冬花、细辛治疗哮证效果非常好。热哮选用定喘汤治疗。风痰哮选用三子养亲...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