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脉和经络有什么不同?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是构成和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脉狭义讲指血脉,为血气运行的通道。气存在于脉中,通过不断的节律性振动和循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二者合称为气脉。气脉是经络理论形成和中医脉诊的基础,是人体生命存在的体征。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是血管、神经及体内细胞、组织间微循环通道的总称。经脉是主干,多循行于深部,纵行于固定的路径;络脉是分支,深部和浅部都有,呈纵横交错状网罗全身。人体经络有十二条,此外还有奇经八脉。
穴位也叫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通达于体表的部位,可分为经穴、奇穴和阿是穴。
气脉经络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而气脉经络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学新理论新方法,融合全方位系统养生学,独创的一门有病治病、无病健生的诊疗健康方案,它对于指导大众如何正确养生、调病,具有非常有效和现实的作用。
二、科学认识气脉经络
气脉经络学说是中医学最古老和最根本的理论。气脉是否存在反映了人体生命的存活与否,而气脉的正常与否分别代表人体正常生理与病理状况。著名的道家创始人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
中医学对气主要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进行认识,气的基本概念的内涵包括:第一,气的物质性。《周易·系辞》说:“精气为物”,认为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第二,气的运动性。《黄帝内经·素问》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指出了气的运动变化推动了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第三,气的生命性。生命的基本现象本源于气。经络学说的形成根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古代医家在解剖中发现了血管和一些条索状组织是连接内脏之间的主要形态结构,并且延伸到了四肢末端,这是经络的原始解剖形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对脉管的形态学认识就相当早。《灵枢·经脉》说:“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2)古人将对针感、导引行气和腧穴的认识赋予经络,使其形态和功能融为一体。中医学对气脉经络的认识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2019-05-05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9-05-04
气脉是因为大坐练功/修习气功练出来的啊!!!经络是指人体原有的气的管道啊!!!2011-06-15
之前哪位回答的不错,是两套独立的体系
2019-05-03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2019-05-05
mcxzy 阅读 146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0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经络是人体的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遍布全身,将人体各个部分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物质能量(营养物质)与非物质能量物质(气),经络将全身联系在一起,人体的任何病变,都能在人体中的“气”中找到答案。人体气脉的结构复杂,古人认为它像天与地的象征,既包括了人体的脉穴,也包含了地上的山河。

  • 印度无奇经八脉及十二经脉之说,但在唐代传进西藏的密宗,却有另外关于气脉的理论,就是三脉七轮。在医学的观点上来说,气脉就是气脉,但在练气功及瑜伽术者的眼中,气脉的问题 非常重大,他们认为奇经八脉不够精细完整,三脉七轮才是正确的说法。

  • 气是流动的,流动就要有线路,就要有通道。经脉、经络就是气流动的线路和通道。因为气是无形的,所以经脉也是无形的。气无处不可行走,既可以通过无形的通道行走,又可以假借有形的通道行走,如树上那些有形的纹路、人身上的血管、神经,因此经脉是无形的,又可显现为有形的。固然,没有“气“,生命...

  • 气脉指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合称,也包括十二正经。统称经脉或经络。丹田指的是肚脐往下3寸的一个穴位,在武侠小说里也有叫气海穴,事实上叫关元穴。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229.htm#3 http://baike.baidu.com/view/167705...

  • 此外,念佛时的气脉流动感还可能受到个体差异、修行阶段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修行经验都不同,因此感受到的气脉流动也会有所不同。同时,不同的修行阶段和环境也可能导致气脉流动感的差异。例如,初学者在念佛时可能更容易感受到气脉的流动,而随着修行的深入,这种感觉可能会逐渐...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