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析,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有何不同!附食疗方法


脾胃湿热,亦称中焦湿热,是指湿热郁结于脾胃,使脾运失常胃失纳降所导致的病证。大多是因感湿邪或者饮食不当,过食肥甘,造成湿热,蕴结于脾胃内导致的。其症状可见脘腹胀满、体疲身乏、便溏尿黄、口苦身热、易渴少饮,甚至面目皮肤橘黄,舌苔黄腻,脉濡数。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蕴结肝胆的病证,多为外感湿热邪气,或嗜酒,暴饮辛辣肥甘,湿邪内生,或脾胃运动异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防遏肝胆疾病由脾胃运动异常,湿浊内蕴,郁热转化,抑制肝胆引起..其症状可分为肋骨疼痛、内感灼热、腹胀厌食、口苦、大便干燥、尿黄或赤、体黄或眼黄、舌大、舌苔黄油腻、脉串数等。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利肝胆湿热为佳。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存在一些共同点,故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会将两者混淆,首先本文便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两者的共同点,如下所述:
1、病因相同,都多由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当如偏嗜肥甘厚腻,酿生湿热所致。
2、有部分相同的脾胃症状如腹胀厌食、恶呕、纳呆。
3、望舌苔都可见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且口苦身热。
4、小便泛黄,均可出现黄疸。

虽然两者间有相似之处,但仍然是可以相互区别的,以下是两者间的不同点:
1、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是湿热郁结,但它们的偏重程度不同,脾胃湿热湿比热重,其中湿会导致四肢困倦、呆木、腹胀会比较明显明显,但热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比湿更为严重,表现为体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尿短红、黄表现较为明显,但湿表现相对较轻。
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均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但是脾胃湿热的脾胃功能失调之症是湿热蕴结脾胃,脾失健运胃失纳降所致,在于脾胃亏虚,导致湿重,郁久化热导致湿热,故脾胃湿热时,脾胃功能障碍较严重,其相关表现较明显,如厌食、纳呆等;而肝胆湿热的脾胃功能失调之症是湿热郁结肝胆,累及脾胃所致,即兼有脾胃功能障碍,其相关表现较轻。

3、肝胆湿热由于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受阻、 肝气郁滞、不通则痛而致胁肋部胀痛不适,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潮湿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但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肋胁胀痛和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现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上升,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失调,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症在现代人中比较常见,虽然可以调理,但此病还是要多加注意,以预防为先,以下便介绍一些预防及治疗的措施: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少吃烧烤等肥膏狗味之品,饮食以清淡为主,少吃辣,注意健脾养胃,疏肝宣肺。
2、养成 健康 的作息习惯,可以促进人体阴阳气血调和,当然可能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无法做到,但可以相互协调,为自己量身制作一个计划。
3、适当的 体育 锻炼,一定的运动量,可以增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入侵。

4、要有一个积极快乐的心态,心情愉快能保持肝气舒畅,防止气机郁滞,从而化生湿热。
5、当然已经有脾胃湿热或者肝胆湿热的患者,也不要着急。脾胃湿热患者的建议平时服用山药薏米赤小豆粥或者根据患者症状找中医师处方选择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肝胆湿热的患者则建议口服龙胆泻肝丸。

2022-07-21
mcxzy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4-05 18:53: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是湿热郁结,但它们的偏重程度不同,脾胃湿热湿比热重,其中湿会导致四肢困倦、呆木、腹胀会比较明显明显,但热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比湿更为严重,表现为体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尿短红、黄表现较为明显,但湿表现相对较轻。2、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均有脾胃功能...

  • 病情分析:你好,主要根据症状和舌脉来鉴别。肝胆湿热的表现有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而脾胃湿热的症状则表现为脘腹痞闷、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肢体困重、便溏不爽、渴不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濡数。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涉及肝胆...

  • 肝胆湿热和脾胃湿热虽然都与湿热有关,但其症状表现和发病机制有所不同。1. 发病机制:肝胆湿热主要是湿热邪气侵袭肝胆经络,脾胃湿热则是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2. 症状表现:肝胆湿热主要表现为胸胁疼痛、口苦口干、黄疸等,而脾胃湿热则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大便异常、口渴纳呆等。3. 舌苔特征:肝胆湿...

  • 肝胆湿热与脾胃湿热在身体表征、调理方式及发病部位上展现出显著的差异。首先,从身体表征来看,肝胆湿热的患者常感口中苦涩,伴随耳部肿痛,甚至有时会出现耳聋现象。此外,目赤及肝经湿热不稳定等症状也时有发生。而脾胃湿热的患者则表现为恶寒发热、食欲不振,舌苔呈现白腻,有时还伴有肠鸣腹泻。这些不...

  •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有相似之处,病因相同,多由湿热之邪或过度食用油腻食物引起。两者均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恶心。黄疸是两者共有的症状,由湿热熏蒸导致胆汁外溢至肌肤。出现黄疸时,均为阳黄。舌苔均为红舌黄腻,显示湿热症状。两者的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