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属于传统文化的哪一方面?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针灸术是继中餐后又一传遍西方的中国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真正对西方科学技术有影响的一个领域
  针灸历史有两千多年了哦
  针灸医学最早见于二千年多前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 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近年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时代。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我很奇怪你有时间上网为什么就省不出时间自己去查呢……2010-05-03
应该是传统医学 既是医学就不属于以上任何一种 应是传统科学成就 楼主怎么不给出合适的选择类别2010-05-02
是中医学啊2010-05-02
属于中医学,如果硬性规定的话算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2010-05-03
针灸是一种医疗手段。 如果一定要在你所说的3个答案中选择,应该是思想吧。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播中针灸在广大群众中的思想中是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一部分。2010-05-13
mcxzy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4-17 21:32: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针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通过“中医针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确认四位代表性传承人分别是:黑龙江的张缙,北京的程莘农、贺普仁,陕西的郭诚杰。其中张缙教授以研究针刺手法见长,以传承针刺手法著称海内外。针刺手法是针灸学术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学派。

  • 针灸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11月16日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正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这个项目的成功申报是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认可。这...

  •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形成的一种关于生命与疾病的传统知识与实践,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针灸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和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艾叶等主要工具与材料,通过刺入或熏灼身体特定部位,发挥解除疼痛、治疗疾病、促进健康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在1979...

  • 针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1800多年前,诞生于西晋时期的灵台县皇甫谧中医针灸术迫在眉睫,需要“非遗”传承与保护;而“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对象是需要在同行中具有特殊性、开发性以及未来...

  •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代。据史料记载,针灸最早可追溯至三皇五帝时期,由伏羲所创,主要用于治病。而《黄帝内经》一书,对针灸技术进行了全面记录。《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直到今天,针灸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胃痛和消化不良等...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