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补泻方法怎么应用,也就是说什么时候用补法什么时候用泻法!3q

盛则补之,虚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句话是在黄帝内经本经篇的原文。其主要意思就是
实证用补法,虚证用泻法,宛陈就是实证的一种特殊状态比如淤血,则需要除掉。陷下是虚证的一种特殊状态,比如脾气虚弱而导致的内脏下垂,可以使用艾灸来补。不盛不虚指的是本经自生病不中他邪,选取本经的穴位治疗,多用原穴,因为原穴是本经原气留驻的地方。
全是自己亲自打字的。
但愿对你有帮助
其他回答者请勿盗用谢谢2011-02-05
中医需要辨证论治!实证用泄 ,虚证用补。进针的深浅,方向,提插快慢,都分补泄!选穴也分补泄。2011-02-05
这个问题太大了,针灸学用整整一个篇章才说了入门,具体病症的处方又单独分析的。建议你先自学一下针灸入门。2011-02-05
mcxzy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1:34: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呼吸补泻通过针刺与呼吸的配合来实现。补法中,患者在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而泻法则在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开阖补泻涉及针刺后的处理方式。补法中,出针后迅速按揉针孔;而泻法则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不立即按揉。平补平泻即导气法,针刺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然后出针。复式补泻手法包括烧...

  • 操作手法: 捻转: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拇指向前,食指向后。 提插: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 进针与出针:进针慢,出针快。 针尖方向:针尖随经脉循行方向,顺经而刺。 呼吸配合: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出...

  • 平补平泻即导气法,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复式补泻手法主要有烧山火和透天凉两种。烧山火手法中,将针刺入应刺深度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待针刺入中1/3(入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如此反复操作3次,即将针...

  • 除了上述四种常见的补泻方法外,还有一些复合式补泻方法,如提插捻转补泻等,这些方法结合了提插、捻转等多种手法,通过综合运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过,这些方法的运用需要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其精髓。总而言之,针灸的补泻方法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可以调节身体的...

  • 针灸手法中的补泻、烧山火与透天凉具体解释如下:补法: 定义:补法是针灸中的一种手法,旨在激发人体正气,恢复机能活力。 适用对象:主要适用于机能虚弱的患者。 操作方式:通过特定的针刺手法,如疾徐补泻中的进针慢退针快,或在呼吸补泻中呼气时进针等,来达到补益的效果。 常用穴位:如足三里、气海...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