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怎么治疗?

治疗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阳明邪热在经,尚未与燥屎相合,不可过早攻下;少阴病阴阳皆虚,不可误汗,误下等等.2013-10-14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13 04:25: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可治愈性:伤寒病,特别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是一种可以通过适当治疗而治愈的疾病。在现代医学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和支持性治疗,大多数伤寒病患者能够完全康复。抗生素治疗:伤寒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药物或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杀灭伤寒杆菌,从而控制病情并促...

  • 治疗伤寒时应遵循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的原则。在药物选择上,通常使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对抗伤寒杆菌,控制病情发展,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发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恶心与呕吐、腹痛等。现代医学推荐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这些药物因其疗效显著而成为首选。氯霉素虽然也适用于伤寒治疗,但由于其临床不良反应较多,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且这种不良反应往往是不可逆的...

  • 伤寒最有效的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第三代头孢菌素。临床上对伤寒的治疗通常以抗菌治疗为主,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为辅。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得到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可以根据经验选择用药。首选的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如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 典型伤寒的症状包括持续高热、腹痛、便秘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和脉搏相对较慢。不典型伤寒病程长短不一,轻型患者在1-2周内可以痊愈,但重症者病情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在1-2周内导致死亡。儿童伤寒症状较不典型,而老年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病死率较高。治疗伤寒主要依赖...

其他医典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