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心慌气短——膻中穴

  有些人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好好的突然之间就会感到心跳特别快而强,并且胸部发闷,气促不适。这种情况中医称为“心悸”。经常出现心悸的症状一定要去看医生,因为这种症状常常是由于心脏疾病引起的,如冠心备等。但是有些人去医院检査过,却査不出什么毛病,就是偶尔会发作几次,心里慌慌的,心像要跳出来。这个时候你可以按压膻中穴来调整一下。
  取穴膻中穴在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手法感觉心慌气急时就剌激一下膻中穴。四指并拢,然后用指腹轻轻地按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揉动。

  点评该穴皮肤之下就是胸骨,在自我按摩的时候,用力不宜过重。
小知识   膻中穴是任脉上的穴位,是心包经气汇集的地方,被中医认为是“气海〃。剌激该穴可以起到调节神经功能、松弛平滑肌、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各种”气〃病,特别是对心悸、胸闷、哮喘、呼吸困难等疾病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消除心慌气短的其他穴位   感觉心慌气短的时候,还可以按压心包经上的内关穴来缓解一下。
  取穴内关穴是我们针灸医生常用的穴位,在手腕横纹正中向肘部方向两横指的位置,在两根大筋中间的凹陷处。
  手法按压内关穴时,把一只手的拇指端放在穴位上,用力按压5秒,以感到酸胀为佳。重复5〜10次。
配合按摩   将右手手掌按在左胸肋骨处,由下往上按揉至锁骨下方,再返回重按。反复按摩2分钟后换右胸。
  平躺在床上,以右手掌根轻轻拍打胸部,坚持1分钟,注意均衡呼吸。
小护士   心慌气短有可能和血脂高有关系,所以要少吃油腻食物。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导致血管硬化,动脉堵塞,使心跳加快,所以,有心慌气短者务必要戒烟。饮食太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应控制饮食,少量多餐。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因此平时可以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2022-11-12
mcxzy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4-06 08:45: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在临床应用中,膻中穴的取穴方法简单:患者仰卧时,只需连接两乳头与前正中线,交点即为膻中穴。3. 膻中穴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如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4. 此外,膻中穴还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如气血不足或心脉瘀阻导致的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不寐等症...

  • 膻中穴可以用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例如风寒犯肺或风热燥肺所致的咳嗽咳痰、咯血等症候。也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例如气血亏虚或者是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不寐等症候。除此以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噎膈、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人体穴位由十四正经上的671个穴位和大约50个经外奇穴组成。人体有十...

  • 1. 膻中穴位于人体正中线上,具 置是两乳头之间的中点。2. 该穴位属于任脉,是八会穴中的气会。3. 在临床取穴时,通常会让患者仰卧,男性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即为膻中穴。4. 膻中穴可以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风寒或风热引起的咳嗽、咳痰、咯血等。5. 此外,它也适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 合谷穴、三阴交穴、少泽穴、灸膻中穴治产后缺乳;配肺俞穴、丰隆穴、内关穴治咳嗽痰喘;配厥阴俞穴、内关穴治心悸、心烦、心痛。此外,膻中穴还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呃逆等病,理气功效较强,可以与天突穴风门穴肺俞穴等穴位配伍治疗咳嗽。但需注意,针灸操作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切勿自行操作。

  • 盛生宽在治疗高原反应时,选取气海和膻中为主穴,根据患者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进行针对性操作。对于恶心呕吐者,针尖沿经脉向下平刺,吸气时进针,捻转幅度较大,以扩散针感至脘腹部,呼气时出针,针孔不闭,采用泻法;对于眩晕、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针尖顺经脉向上刺,呼气时进针...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