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的解释

腧穴的解释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 《素问·气穴论》 及 《灵枢经·九针 十二 原》 。 《明史·方伎传·滑寿》 :“ 《难经》 又本 《素问》 、 《灵枢》 ,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 词语分解 腧的解释 腧 ù 人体上的穴道:腧穴。肺腧。胃腧。 部首 :月; 穴的解释 穴 é 洞, 窟窿 :孔穴。石穴。穴居。穴隙。 龙潭 虎穴。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 经过 的地方:穴位。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穴的(指 地主 或班主)。走穴2023-03-20
mcxzy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4:37: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腧穴,又称孔穴、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在针灸、推拿等疗法中,它们是主要的施术部位。腧穴学研究其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及基本理论,是针灸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现代研究结合了腧穴的形态结构与针灸效应,使腧穴学内容更加丰富。在《黄帝内经》中,腧穴被称为“节”、“会”、“气穴...

  • 【shù 】解释: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出处:《明史·方伎传·滑寿》:“《难经》又本《素问》、《灵枢》,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通“输”,或从简作“俞”。《类经·人之四海》载:“输...

  •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黄帝内经》称其为“节”、“会”、“气穴”、“气府”,《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称“腧穴”,《神灸经纶》称“穴位”。《素问.气府论》解释其为“脉气所发”,《灵枢.九...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肌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类。功能输注脏腑经络气血,沟通体表...

  • 腧穴的词语解释是: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_气穴论》及《灵枢经_九针十二原》。腧穴的词语解释是:人体上穴位的总称。又四肢远端部位有五腧穴。见《素问_气穴论》及《灵枢经_九针十二原》。拼音是:shùxué。注音是:ㄕㄨ_ㄒㄩㄝ_。结构是:腧(左右结构)穴(上下结构)...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