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之腧穴指导: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特点

腧穴的主治呈现出分经主治的规律性,即某一经脉所属的经穴均可治疗该经循行部位及其相应脏腑的病证。同一经脉的不同经穴,可以治疗本经相同的病证。如手太阴经腧穴主治肺、喉病证,手阳明经腧穴主治头面病证等。

  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既各具特点,又具有某些共性。将其归纳如下表:

  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起止点 折量寸 度量法
头部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12 直寸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3 直寸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18 直寸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9 横村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9 横村
胸腹胁部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9 直寸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8 直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
两乳突之间 8 横村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12 直寸
背腰部 肩峰部至后正中线 8 横村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3 横村
上肢部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9 直寸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12 直寸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 18 直寸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13 直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直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直寸2023-02-05
mcxzy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4-08 08:44: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十四经腧穴:简称经穴,是分布在经络循行通路上的穴位,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经外穴:过去称为经外奇穴,指有一定穴名、明确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穴位。部分经外穴与经络系统有密切关系,部分已被纳入十四经中。阿是穴:又叫压痛点,没有固定位置,以压痛点或其它反应点进行刺灸。三、腧穴主治...

  • 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十二经脉(统称正经)和奇经八脉(统称奇经)是经络的主要部分(若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即为十四经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会聚于体表的部位,这些部位大都处于人体经络循行的路线上,当针...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治病的刺激点。人体有许多腧穴,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位于十二经脉的腧穴,还有任脉以及督脉上的腧穴,简称十四经穴,如合谷、太冲、百会等。不在十四经脉范围内,但具有固定名称、部位和主要作用的腧穴,称为经外奇穴,如太阳、八邪、八...

  • 经络与腧穴的关系是经络以穴位为据点;穴位则以经络为通道。例如,经络犹如火车的铁轨,穴位则为其线路上的一个个车站。而腧穴又分为十四经穴、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为分布于十四经上的腧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养生之道网温馨提示: 奇穴是指既有一定...

  • 【答案】:A、C 十四经穴即为十二正经及任脉、督脉上的腧穴。A项,胃脘下俞穴定位: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经外奇穴。B项,膈俞穴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C项,太阳定位: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为经外奇穴。D项,太溪穴定位...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