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组成】 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干呕、口不渴、脉浮缓。 【正文】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服后片刻,饮一小碗开水,使其微微汗出。 方解: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常用方剂。表虚是因营卫不和所致。卫阳不固。则肌表空疏而恶风,营阴不能守则汗自出,风邪乘虚入于肌表。方中桂枝辛温,解肌通阳、发汗解表为主药;辅以白芍敛阴和营,且可阻止桂枝以防发汗太过而伤阴。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使表解里和。生姜助桂枝以辛散卫分表邪。大枣助芍药养营,姜枣合用,又加强桂芍调和营卫之功,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上药合用共凑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 临床运用: 1.本方应用广泛,除用于风寒表虚证外,亦常用于一切杂病之表虚自汗。如妇女任娠恶阻、病后、产后营卫不和,或气血不调之时而微热、时而微寒、脉缓有汗者。 2.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3.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用于桂枝汤证兼有咳喘者。 4.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用于阴阳失调之遗精、眩晕、盗汗、自汗者,取其调和阴阳、镇潜固涩之效。 5.本方芍药量加倍,再加饴糖,名小建中汤,用于脾胃虚寒所致胃脘挛痛。 注意事项: 1.外感风寒表实证忌用。 2.温病初起,但发热不恶寒,有汗而渴,舌红苔黄,脉数者禁用之。2020-03-04
人卫方剂学第三版方歌?
1 个回答医识问答网专题活动
厚朴、紫苏、茯苓、生姜痰凝气聚成梅核,降逆开郁气自舒降气剂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或加沉香去肉桂定喘汤:白果、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外寒痰热喘哮尝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人参、半夏、姜、
远志川芎桂归汤**:安神定志,活血通络,主治心悸失眠,头痛头晕。(远志6g,川芎6g,官桂6g,当归6g)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防风御邪,适用于体虚易感风邪者。(黄芪15g,白术15g,防风9g)补中益气汤**:补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脾胃虚弱。(黄芪18g,白术9g,炙甘草6g,当归6g,人参9g,陈皮...
3. 大陷胸汤除隐患,甘遂大黄展笑颜——甘遂、大黄、芒硝配,胸结顿消病魔散。4. 大黄附子汤入细,辛附同行为良医——细辛、大黄、附子携,温阳散寒力无边。5. 温脾汤里黄夫人,姜蜜相合显奇珍——大黄、附子、人参、当归等,共温中焦化寒积。6. 麻子仁丸情意长,妈黄杏蜜谱新章——厚朴、枳...
大陷胸汤,甘遂大黄笑声中化解—— 甘遂、大黄和芒硝的组合,仿佛一场大笑中的顿悟,为解陷胸之危。大黄附子汤,细心大夫细辛附子并肩—— 细辛、大黄和附子的搭配,象征着医者细致入微的关怀。温脾汤,黄夫人炒姜显神威—— 大黄、附子、人参、当归等药材,犹如黄夫人主持的厨房,姜的热力与蜜的滋养...
桂枝汤的使用范围广泛,包括脾胃虚弱导致的表虚症、心肺阴虚、腹痛等。通过调整方剂中各药的比例,可以应对不同的病机,如心阳不足、脾胃不足、阴阳气血俱虚等情况。同时,桂枝汤还可以结合其他药材,用于治疗肾气不固、风寒血痹、黄汗证、脾胃运水无力等多种病症。总之,方剂学的学习应注重理解方剂背后...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 针灸推拿之腧穴指导:十四经腧穴的分经主治特点 24次阅读
- 有劳大家帮我看一下此药方是什么功效的 11次阅读
- 请大家帮我看看药方 11次阅读
- 医生开的处方,能称之为方剂吗?为什么? 11次阅读
- 肾虚!麻烦大家看一下大夫给我开的药方! 8次阅读
- 中药是吃在饭前还是饭后?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