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府穴的理论基础

《素问·离合真邪论》 【别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 【穴义】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输供手太阴肺经。【名解】①中府。中,与外相对,内部也。府,脏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自脏腑。本穴为肺经首穴,气血物质来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个脏器,故名中府。②膺中府、膺俞、府中俞。膺,胸也。俞,输送之意。府,脏腑也。穴名之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来源于胸腹内部。③肺募。肺经经脉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募集并传输肺经。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气态物,以肺气和脾气为主,分布为少气多血,即是气压低、温度高。【运行规律】体内的温热水湿气态物由三焦腑系统跃迁到体表系统的皮部层次。【功能作用】以水湿气态物的形式由三焦腑系统向体表系统输送高温能量、体液及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向外输送物质能量的形式来调节改变三焦腑系统和体表系统的温、压状况。【治法】肺虚肺寒肺湿则多灸或久留针补之;肺实肺热肺燥则急泻之或用水针,莫灸。

2016-05-14
mcxzy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4-19 06:37: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府穴,源自《素问·离合真邪论》,又称膺中府、膺俞、府中俞。此穴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主要作用是收募三焦腑中的气态物,并输送到手太阴肺经。名解:中府之名,取意于内部脏腑的气血物质供给,由于它是肺经首穴,气血源自包裹胸腹的各个器官,所以命名为中府。膺中府、膺俞、府中俞的名称则强调...

  • 【定位】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简易取穴法:云门直下1寸处是穴【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穴区浅层有头静脉和锁骨上神经中间支与第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有胸前神经内侧支、外侧支和胸肩峰动脉与胸外侧动脉搏分布。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

  • 中府穴作为肺经的募穴,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按摩或针灸此穴可帮助缓解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哮喘等,同时对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胸闷等症状也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中府穴还与脾胃功能有关,通过刺激此穴可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自我按摩中府穴来保健养生。例如,在早晨...

  • 中府穴位于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三寸,靠近肱二头肌外缘。此穴位主要用于治疗气喘、鼻鼽、瘿气、乳痈等问题。在中医理论中,它被认为是调节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关键穴位。尺泽穴则位于肘横纹的中点,靠近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它在治疗咳嗽、气喘、咳血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外,尺泽穴还常用于缓解潮热、胸...

  • 此外,中府穴位于人体的特定区域,其周围环境和人体整体重力场的相互作用,使得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穴位,对肺经气态物的聚集和传输具有关键作用。综上所述,中府穴之所以成为手太阴肺经的募穴,是由于其在人体系统和地球系统重力场中的特殊位置,以及其对气态物的聚集和传输作用。这一理论揭示了人体系统...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