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夹脊穴,是中国古代华佗医生用于治病的一种医术。
2016-05-27
2016-05-27
李鼎先生认为这是华佗对脏腑背俞穴位的独特见解,是对《明堂经》背俞定位的创新应用。最早称其为“华佗夹脊穴”,但并未详细说明位置和数量,将其列为经外奇穴之一。近代学者承淡安在《中国针灸学》中确认,夹脊穴位于第一椎至第十七椎,每椎下方从脊中旁开0.5寸,共计34穴。王乐亭先生则将范围定...
最早明确提出位置的是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卷二》曰:“华佗治霍乱已死,上屋唤魂,又以诸治皆至,而犹不瘥者,捧病人腹卧之,伸臂对以绳度两头,肘尖头依绳下夹背脊大骨穴中,去脊各一寸,灸之百壮;不治者,可灸肘椎,已试数百人,皆灸毕而起坐,佗以此术传子孙,代代皆秘之。”目...
夹脊穴又称华佗夹脊穴,位于腰背部,在第1胸椎到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正中线旁开0.5寸,一边有17个穴,左右两侧共有34个穴位,所以夹脊穴并不是只是一个穴位,而共有34个穴位。华佗夹脊穴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腧穴的近治作用,上胸部的穴位可以用于治疗心肺、上肢疾患,下胸部的穴位可以用来治疗胃肠...
9 华佗夹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10 华佗夹脊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夹...
华佗夹脊穴是一个包含34个穴位的区域,其定位具体为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每个椎棘突下方旁开0.5寸的位置。这些穴位分布在不同的解剖结构中:浅层是斜方肌、背阔肌和菱形肌,中层有上下锯肌,深层则包括骶棘肌和横突棘突间的短肌。每个穴位都对应着相应椎骨下方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