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中医护理技术及操作——针刺法毫针刺法

针刺法是用中医传统的毫针刺法、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水针等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根据经络学说理论对人体一定穴位进行针刺,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临床护理常用于止痛、调理脾胃、解除尿闭、降低高热等。常用的方法有毫针刺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和水针法。   毫针刺法   适应范围及临床作用   ① 适应范围   由于毫针刺法用途广泛,如用法得当则立竿见影,所以,临床最为常用。其适用范围最广,凡能够针刺的腧穴,皆可使用毫针进行针刺。   ② 临床作用   毫针刺法之所以用途广泛,效果显著,是跟其作用分不开的。首先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其次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临床根据病情辨证,选择穴位,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   操作程序   ① 洗手,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再次核对医嘱。   ② 协助患者松开衣服,按针刺部位取合适 。   ③ 选好腧穴,用拇指按压穴位,询问病人有无感觉。   ④ 消毒局部皮肤,选取合适的毫针,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尖是否有钩等,术者消毒手指。   ⑤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的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⑥ “得气”后,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期间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⑦ 起针,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2023-02-26
mcxzy 阅读 13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18: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治疗盘:遵医嘱备药、注射器(套)、消毒液、棉签、棉球。常用药物和剂量 常用药物:凡肌内注射用的药物,均可供穴位注射法用。常用的中药注射液有:复方丹参、川芎、柴胡等。西药有:维生素B1、维生素C、0.25%~2%盐酸普鲁卡因、阿托品、利血平等。注射剂量: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0.1ml,头面...

  • 薰洗法是将药物煎汤,趁热在患处薰腾、淋洗或浸浴,以达到疏通腠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范围、作用及禁忌症 适用范围、作用 ① 缓解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皮肤瘙痒等症状。 ② 减轻眼科疾病引起的眼结膜红肿、痒痛、糜烂等症状。 ③ ...

  • 1. 临床应用:温针灸通常用于治疗由风湿和风寒引起的痹痛等症状。2. 用物准备:所需物品包括治疗盘、毫针、75%酒精、棉签或棉球、艾条、火柴、镊子、清洁弯盘以及用于盛放艾灰的纸张。3. 操作方法:- 首先,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并在得气后留针。- 接着,将艾绒搓成小团并捏在针柄上,或者将...

  • 刮痧法,又称“挑痧”,属《内经》砭石疗法、刺络疗法的一种。是指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在患者体表一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癍或痧痕的一种治疗方法。可疏通腠理,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痧的含义 “痧”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叫法,...

  •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看到: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甲。 ② 适应范围 耳穴治病有广、廉、简、验、无副作用等特点,临床常用于: ◆ 疼痛性疾病:...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