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针刺法的介绍

(一)'刺手'与'押手'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皮肤,使毫针能够准确地刺中腧穴,并使长毫针针身有所依靠,不致摇晃和弯曲。进针时,刺手与押手配合得当,动作协调,可以减轻痛感,行针顺利,并能调整和加强针感,提高治疗效果。古代医家非常重视双手配合动作,如《标幽赋》所说:'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确是经验之谈。

2016-06-02
mcxzy 阅读 8 次 更新于 2025-04-07 21:11: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本书所介绍的毫针浅刺疗法,广义上包含多种取穴方法,如根据经络循行或按颈、胸、腹、背等部位进行治疗,以及一些特种针法。其显著特点是针入皮层浅,几乎感觉不到疼痛,因此深受患者,特别是畏惧针感的老人、妇女、儿童甚至外国患者喜爱。此外,由于其治疗范围广泛且操作简便,毫针浅刺疗法具有广阔的前景。

  • 毫针刺法包括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 毫针刺法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明确的的要求,其中针刺的术式、手法、量度、得气等尤为重要。 毫针刺法是诸多刺法中的主体,是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4 治神与守神 神,泛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气血...

  • (一)'刺手'与'押手' 毫针操作时,一般将医者持针的右手称为'刺手',按压穴位局部的左手称为'押手'(又称'压手')。《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述的'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说明刺手的作用主要是掌握毫针,进针时将臂、腕、指之力集于刺手,使针尖快速透入皮肤,然后行针。押手的作用,...

  • 1.单手进针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求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

  • 2.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3.呼吸补泻: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4.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5.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的提插、捻...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