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阴、阳、虚、实是啥?

        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医谈到某些疾病时说到阴、阳、虚、实等名词,很多人一听就头大,云里雾里。

        如果我们从能源调度的角度去理解,就简单很多了。

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能量;

虚:代表不足,亏欠;

实:代表多了,积压;

阳虚:即日常生产的能量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

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不足,正在透支。

        另外,“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量,透支的能量则称之为“火”。

“阴虚两重”则说明人体正在大量透支储存的能量;

“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生产的和储存的能量都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和“火”都快用完了。

“气血枯竭”就是“血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

        人体是一个大的代谢机体,就像管道一样,人吃进去食物后,脏腑将对身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吸收,把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排泄出去,如果废物没及时排出去,在体内堆积,就会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囊肿、肿瘤等,这就是体内“多”了东西,所以这些症状在中医里都叫实症。

      用这种思路去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2022-06-08
mcxzy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4-08 19:02: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 阳虚:中医认为,阳虚是指血气略有不足,即人体的正常能量水平略有下降。这种状态下,人体在面对疾病时的防御能力减弱,但还未达到血气严重不足的程度。2. 阴虚:阴虚是指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来维持正常运作。在这种情况下,人体血气水平较低,已不足以支持正常生活活动,需要启用储...

  • “阳虚”指的是血气略有不足;“阴虚”则是人体血气不足到需要动用储存的“火”;“阴虚火重”则说明不但动用储存的“火”,而且还在大量透支;“阴阳两虚”则代表“血气”和“火”都已大量亏虚接近殆尽。就我对中医的理解,将人体的血气能量依高低水平分为五个等级,由于古时候数字概念不是很普遍,因此用阴、阳和虚...

  • 1. 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体现在医学上,就是通过观察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等症状来判断疾病的性质。2. 在中医理论中,表证和热证多属于阳性的范畴,而里证和寒证则属于阴性的范畴。3. 疾病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虚热和寒热、虚寒和实寒两种类型。其中,虚热和虚寒属于阳性的病证,...

  • 阴以实为质,阳以虚为用的意思是。阴:代表储存的能源。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能量。虚:代表不足,亏欠。实:代表多了,积压。阳虚:即日常生产的能量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不足,正在透支。

  • 阴证与阳证:根据阴阳学说分析疾病的属性,阴证多表现为里寒虚证,阳证则表现为表热实证。表与里:描述疾病的病位深浅,表证病情轻浅,里证病情深重。寒与热:反映疾病的性质,如寒邪侵袭引起的症状或热邪引起的发热等。虚与实:表示正邪斗争的态势,虚主要指正气不足,实主要指邪气偏盛。2. 脏腑辩证...

其他药方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