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溪穴的作用

太溪穴的研究进展

太溪穴主治病证

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遗精,阳痿,遗溺,月经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腰痛,足跟肿痛,两腿生疮,头痛目眩,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失眠,健忘,遗精,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眩晕,咳血,多梦,泄泻,齿痛龈肿,视力减退,咳嗽,咯血,不寐,腰背痛,足跟痛,现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疗肾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乳腺炎,下肢瘫痪,肾炎,遗尿,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喉炎,腰肌劳损,心内膜炎,膈肌痉挛等。

太溪穴主治前阴、肺胸、五官及本经脉所过部位的疾患。如遗精、阳痿、遗溺、月经不调、经闭、疝瘕积聚、不眠、癫狂、咳喘、唾血、头痛、牙痛、咽喉肿痛、鼻衄不止、耳鸣耳聋、热病烦心、多汗、心痛、胸胁支满、消渴、黄疸、痿症、腰痛、足跟肿痛、两腿生疮等。

太溪穴主治头痛目眩、咽喉肿痛、齿痛、耳聋、耳鸣、气喘、胸痛咯血、消渴、月经不调、失眠、健忘、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下肢厥冷、内踝肿痛。

太溪穴主治头痛,眩晕,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咳喘,咳血;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失眠,多梦;小便频数,泄泻;消渴,腰痛。

太溪穴主治咽喉肿痛,齿痛龈肿,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咳嗽,气喘,咯血,消渴,不寐,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小便频数,腰背痛,足跟痛等。

现代又多用太溪穴治疗肾炎、膀胱炎、口腔炎、慢性咽炎、神经性耳聋、神经衰弱、乳腺炎、下肢瘫痪等。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炎,膀胱炎,遗精,遗尿;

(2)呼吸系统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哮喘;

(3)五官科系统疾病:慢性喉炎,口腔炎,耳鸣;

(4)运动系统疾病:下肢瘫痪,足跟痛,腰肌劳损;

(5)其它:心内膜炎,神经衰弱,乳腺炎,膈肌痉挛。

刺灸法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有触电感向足底放散。

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太溪穴的配伍

(1)太溪穴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2)太溪穴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3)太溪穴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4)太溪配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治小便频数。

(5)太溪配大陵、神门、三阴交,治失眠。

(6)太溪配肾俞、命门、志室、腰阳关、委中,治肾虚腰痛。

(7)太溪配太冲、风池,治头痛、眩晕。

(8)太溪配三阴交、听官、听会,治耳鸣、耳聋2022-07-27
mcxzy 阅读 112 次 更新于 2025-04-07 19:25:3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太溪穴具有显著的保健和治疗功效。主要作用在于滋阴益肾,强化肾脏功能,同时有助于提升男性性能力,改善腰部不适。这个穴位在中医中广泛应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于身体各系统的疾病,太溪穴具有针对性的疗效。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方面,如肾炎和膀胱炎,它能帮助调节;遗精和遗尿问题也能从中得到缓解。在呼...

  • 太溪穴是肾经穴位,主要有以下作用:1、治疗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阴虚盗汗等;2、治疗泌尿系统疾患:如尿频、尿急、癃闭、小便不利、夜尿多、夜尿频等;3、治疗生殖系统疾患:男子阳痿、遗精以及女子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等,也可以选择太溪穴进行治疗;4、强健筋骨:平时按揉太溪穴,有助于补肾、...

  • 太溪穴作为人体足少阴肾经的重要穴位,具有多种医疗功效。首先,它对于肾脏问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包括肾脏疾病。其次,太溪穴也能缓解牙痛和喉咙肿痛带来的不适,对于有气喘或支气管炎症状的人来说,此穴的按摩可能有助于舒缓呼吸问题。对于循环问题,太溪穴能够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特别适合那些体质偏寒或...

  •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是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位有滋阴补肾、调理月经、改善肾功能等多重作用。解释:1. 太溪穴的位置:太溪穴位于足部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在寻找这个穴位时,可以坐在椅子上,将脚平放在椅子上,找到内踝突出的位置,然后在该处沿着垂直线往下寻找凹陷处即可找到太溪穴。

其他穴位类似问题

返回顶部